Page 11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11

代化进程走过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三个阶段,西方国家的国家治理不管是按
             照自由主义还是干预主义的路线去加以建构,也都是在这三个阶段中服务于西方国家的经
             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走这样一条道路,也已
             经无法走这样一条道路,因为发展中国家既不可能反过来侵略、压迫、剥削发达国家,也
             不应当去侵略、压迫、剥削与之同类的发展中国家。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希望走殖民主
             义、帝国主义或霸权主义道路,都不可能。这就决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
             须开辟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道路就是必然选择。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在某
             种意义上,现代化作为一个目标而言,是没有标准的,并不是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就可以
             判定为现代化。所以,作为目标的现代化自身就是没有既定目标的。这就意味着 “现代
             化”一词所标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所代表的是一种人类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向
             往。如果说这种精神追求和理念规划必然要通过实践过程去加以诠释的话,那么现代化的
             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调整、变革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现代化是精神通
             过实践去开辟道路而永远前进在路上的过程,精神走在路上,而这条道路则是由实践开辟
             出来的。当然,就人类历史总是从既往走向现代的过程来看,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对既往
             的扬弃和否定,代表了社会的嬗变和更迭,是新的代替了旧的。所以,我们可以把现代化
             区分为 “回头看的现代化”和 “向前看的现代化”。“回头看的现代化”是要求新的现实
             按照旧的现实去加以构造,而 “向前看的现代化”则是用精神追求和理念向往去代替现
             实,始终适应新的现实和创造出新的现实。
                  西方现代化理论所代表的是一种 “回头看的现代化”。尽管西方现代化理论所说的现
             代化是被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遵循的发展模式而得到推荐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普世性的
             模式,要求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按照这一模式去规划现代化的道路,但它却是通过对西方国
             家工业化、城市化历史的描述而提出的一种现代化模式。其实,从上述分析中已经可以看
             到,西方现代化理论有意忽略了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向度,即有意识地将通过军事行动进行
             殖民、掠夺的历史忽略掉。如果把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向度纳入进来,就可以发现,西方国
             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所要坚持的是
             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理念。在全
             球治理的意义上,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观” 。这显然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在新时代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也是
                 〔 1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所以,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概念属于 “向前看的现代化”。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

                  一个人在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立足于什么地方的;同样,一个国家也需
             要在与其他国家的对照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一旦立足于国家之林中,就会有
             着把人类作为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冲突的还是命运相关的共同体的问题。在近代以
             来发展出的资本主义社会构造出了把人类看成天然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冲突的物种,
             在这种世界观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国家及其治理无论是在制度还是行动的意义上,都是
             发达国家所展现给我们的那种状况,而且发达国家是将那些东西作为 “普世性”的存在
             而推荐给我们的,甚至强迫我们接受之。与之不同,如果我们把人类看作命运相关的共同
             体,则会形成另一种国家建构逻辑,并依据这个逻辑走出完全不同的道路。事实上,这不
             仅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全球化、后工业化以及风险社会所构成的挑战,也提出了把人类作
             为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从而把国家建构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上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建

                  0 ·  ·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