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7
代化的方向。当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反映在对具体事务的处理上,
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宏观的社会目标,虽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确立了一个时间表,即在 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
在 2049 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我们应当将其理解成一个阶
段性的目标。也就是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会停留在 2035 年或 2049 年所
达成的目标上,而是会以此为起点而追求更高的目标。这仍然是现代化持续的过程。一般
说来,我们可以把社会的 “协调、有序、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但在每一
个时代甚至每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上,都会出现新的问题,都会对 “协调、有序”构成挑
战,更不用说 “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着的意象,意味着概念内涵的变化。因而,
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内涵,永远都在路
上,在通向未来的方向上始终有着新的境界。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的,同时,
它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构成部分。当我们今天谈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时候,是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所面对的是一个全球风险社会,社会的高
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所有
这些方面,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基本价值看待。以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去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在风险社会中,还存在着那些维护旧世界的力量所制造的麻
烦,对国家治理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需要带着勇气迎接挑战,更
需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感知时代所提出的现实要求,用行动开创未来。在
某种意义上,也许是风险社会以及危机事件频发,使国家治理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从而要
求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题的破题来适应风险社会以及应对频发的危机事
件的要求。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进入 21 世纪后,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
性就是最大的现实,基于这一现实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课题,显然是抓
住了根本。
当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的,
而风险社会则会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造成巨大的
冲击。如果我们不能构建起适应风险社会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无法把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愿望变成现实。所以,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应对风
险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挑战都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这也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需要在创新中前进,即抛弃旧的观念、打破旧的模式,并在新的理念引领下朝着
新的目标前进。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不是固定的,而
是处在不断地调整之中的,或者说,我们不将现代化作为一个可以达到的某种状态,也不
期求在某个时间点上终止脚步,而是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个持续地通
向未来的进程。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基于 18 世纪启蒙的设计方案,所建构起来的国家
是与社会分立而在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由国家对社会加以治理。所以,学者
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所构成的框架中去寻求治理体系改
革以及治理能力提升的方案。可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社会发展因为长期的量变而呈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