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106

自恋。
                    〔 30〕
                  2. 在公共领域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伦理型领导力能够弥补上述变革型领导力在公共领域的短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
             一,伦理型领导力对道德的强调突破了个人与组织的层面,上升到了社会与公共利益的高
             度,注重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回应了民众对公共领导者道德标准的期待,有助于提高
             公共领导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第二,伦理型领导力重视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公
             共领域中的领导者在竞争态势下因过于关注短期业绩,而产生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等
             行为,伤害公共利益和人类长期福祉;第三,伦理型领导力的公正与适度取向,对变革型
             领导力的领导者自恋风险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更表现为公平和公正的行事风格以及
             对待多样性和差异化的开放心态,有助于实现与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
                  伦理型领导力在公共领域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效率方面。公共领导力的关注焦点有两
             个,即关注绩效的 “领导活动”和关注价值的 “公共性” 。虽然伦理型领导力对公共领
                                                                         〔 31〕
             导力的 “公共性”有较好呼应,但在关乎 “领导活动”的效率问题上作用较弱,若领导
             者过分关注道德要求,在行事上甚至可能走向僵化。除此之外,伦理型领导力的道德约束
             力过于依赖领导者个人的自觉性,缺乏客观标准的外部管控,存在失控和走偏的不稳定风
             险。
                  (三)协作型领导力
                  21 世纪以来,我国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困扰现代社会的公共问题无法依
             靠一个单独的组织来解决,例如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安全与健康等问题,都
             需要纳入更多的相关利益者,集合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多个机构的
             力量进行跨部门协作,以实现单一机构无法完成的目标。面对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对
             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开始关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方面问题 ,逐步将自上而下的传统行
                                                                           〔 32〕
             政管理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合作主体共同治理,政府不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
             体,政府、市场与社会 “平等协商、良性互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在现实挑战面
                                                                                        〔 33〕
             前,学术界也开始关注领导力与协作治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传统的领导力理论不足以解释
             涉及多部门协作的公共环境中的领导过程与行为 ,公共领导力的框架体系中需要协作
                                                                 〔 34〕
             型领导力。
                  1. 构成要素
                  协作型领导力以半永久的方式跨越部门边界,将不同的群体和机构组织在一起,以解
             决复杂的公共问题并实现公共目标。 协作型领导力的主要特征是不强调传统领导理论中
                                                   〔 35〕
             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而是强调网络、系统、环境或社区之间的合作模式,通过多部门
             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
                  协作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合作的机构和组织,二者发挥中
             介作用,通过提供合作内容与过程方面的信息和所需要的资源支持,将不同部门的参与者
             聚集一起,关注能力建设和长远价值,促进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二是促进合作的活动过
             程,通过观念沟通,使来自不同部门的合作者在目标上达成共识,进而基于可行性研究,
             分析合作者的各自需求与合作的现实可能,最后通过协议签署,明确合作者各自所应负的
             责任;三是促进合作的个体,协作型领导者需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建立信任关系的能
             力,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充满激情与活力,愿意承担创造公共价值的社会责任,同时
             面对合作中相互冲突的利益、观点、文化和价值观,领导者能够通过信息共享与凝聚力建
             设等方法,建立和维护合作者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关系。
                                                                      〔 36〕
                                                                                                      0 ·  ·
                                                                                                     1  5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