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65

公民的关系以及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相应的也存在两套官僚组织体系———政府
                                                          〔 23〕
             体系与执政党的组织体系。可见,相较于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更庞大的等级制组织
             体系,并掌握国家公权力,更容易走向特权化和官僚化。然而在中国,政党与社会的关系
             远早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整体嵌入国家权力结构后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密
             切联系群众一直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自己代
             表整体利益自居的政党不仅最为痛恨官僚主义,且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
             各种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斗争。党组织嵌入非公企业架设的政企互动与党群互动平
             台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推进政党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城市
             化、信息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在催生大生产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区的结构化衰
             败。大量的工人群众游走于家庭与单位之间,个人关系与活动空间主要发生于生产单位,
             社区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起居单元与休息场所而存在。该现实背景下,非公企业党建较之社
             区党建更能实现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功能,为新兴社会空间的民意表达提供了组织层面
             的保障。
                  通过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拓宽国家保护社会的有效渠
             道。波兰尼认为自我调节的市场是一个十足的乌托邦,一旦劳动力、土地、货币沦为商
             品,经济必将从各种社会、政治、伦理关系中逐渐剥离并严重牵制后者成为首位的价值追
             求,引发严重的社会灾难。 中国现代化的本质也是一个市场经济取代伦理经济的过程。
                                         〔 24〕
             传统社会时期,经济关系受制于各种的社会关系,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服膺于互惠、
             责任等伦理规范;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仍然是一种伦理经济,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末 90 年代初,工资合同制改革及邓小平南方谈话过后,劳动力、土地、货币逐渐商品化,
             伴随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伦理经济开始崩溃,中国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时代。市
             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与交换原则不仅打破了底层民众的最后一层保护罩,滋生了大量的不
             稳定因素。国家如何通过有效管制与制度安排保护社会,在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
             保障社会稳定,是现代化国家必将面对并解决的一大难题。非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
             主体,聚集了大量的工人、群众,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由于整体受教育水平偏
             低,维权意识不足且维权能力较弱,在官僚组织介入有限、国家法律运转不畅的现实情境
             下,“政党入企”政策通过党组织的嵌入能够直接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拓宽国家保护社
             会的渠道。通过 “政党入企”,一方面党组织得以主动介入企业生产经营,了解员工的工
             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排查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延长工作时限,降低员工工资标准,拖延、克
             扣员工工资、奖金,不按规定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等损害员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的情
             况;另一方面,当员工陷入维权不能的困境时,党组织不仅可以充当冲突的协调者,也可
             在员工权益遭受侵犯时协助其实现维权,拓宽国家保护社会的有效渠道。

                 五、结论与反思

                  “政党入企”作为中国共产党与非公企业双向互动的创新形式,是国家与社会双向赋
             能的实践创新,搭建了政企互动与党群互动的组织化、制度化平台。于执政党而言,“政
             党入企”不仅可以延伸党的治理网络、拓展党的治理空间,实现国家权力的 “组织性”
             在场,而且还能依托基层党组织实现对非公企业的全面监督与管理,扩大非公企业和工人
             群众对政党的认同与支持。于非公企业而言,党组织的嵌入能强化非公企业的政治联系,
             拓宽企业获取信息资源与政策支持的渠道,并能通过党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融入优化
             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于工人群众而言,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可
             以为新兴社会空间的民意表达以及国家保护社会提供组织路径。
                  4 ·  ·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