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62

“政党入企”政策,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
             等工作,可以更好地回应企业精英和普通员工的需求,让每个企业及个体员工切身感受党
             的关怀,进而强化非公企业对党的认同与支持,进一步拓展和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通过业务骨干与党员的双向培养实现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互动转化,为党的长期执
             政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核心,建设德才兼
             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也是历届党的主要领导人一以贯之
             的主张。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
             主要的,第一位的……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要又红又专” 。如今,领导十四亿多人的社
                                                                         〔 16〕
             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其中,“政治过硬”强调的是党员的
             政治立场,“本领高强”指向的是党员的业务能力。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超大规模国家里的
             长期执政,不仅要求其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全
             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并通过社会的组织化或再组织化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全面提升以强化
             执政合法性;也要求其善于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力
             体现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为人民谋福祉的能力。通过 “政党入企”,中国共产党将基层
             党组织嵌入非公企业,可以强化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互动转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
             过开放组织体系吸纳企业主入党,可直接与经济精英建立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政
             治吸纳将经济精英转化为政治精英;另一方面,通过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党员
             干部有机会深入基层,通过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渠道全面准确地了解非公企业的运转
             机制和生产经营状况,并可通过一定的参与实践提升业务经营能力和企业管理技能。实践
             中,新东方的 “在领导层发展党员”、金茂武汉的 “优先发展管理层和业绩好的员工”,
             “党员干部化,干部党员化”的做法,以及斗鱼 “把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
             养为党员”的 “双培”理念等都是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互动转化的实践创新,为打造一
             支政治立场坚定,兼具理论基础与基层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了互动平台,充
             实了党长期执政的人力资源基础。
                  通过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新兴社会空间的占领和权威创建,重
             新激活党的意识形态治理功能。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
             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和方式,并
             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 作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和实现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
                                              〔 17〕
             态具有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
             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非公企业不仅聚集着大量的青年党员,而且聚集相当部分的
                                        〔 18〕
             工人群众,加之长期处在市场交易原则主导的环境中,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各种
             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抢占非公企业宣传的制高点,对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指导地位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
             会去占领。” 通过 “政党入企”政策,中国共产党得以嵌入非公企业,以组织形式团结
                          〔 19〕
             在企业家、党员以及广大工人群众身边,可以方便党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
             党的光辉事迹,积极引导新兴社会空间的意识形态。此外,推行 “政党入企”政策,还
             能重新激活党的意识形态治理功能。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市场机制主导社会运作的过
             程,也是一个个人革命理想与激情向物质利益转换、意识形态的治理效能逐渐递减的过
             程 。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推进,代际更替下党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
                〔 20〕
             年党员占比居多且呈日益攀升之势,这部分群体没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强起来的整个过程,无法深刻体会共产党对其人生轨迹的影响,因而对党的情感
             和忠诚投入远不如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党员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
                                                                                                       1 ·  ·
                                                                                                      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