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59

党 政 研 究  2021 4







                     政党入企:国家与社会双向赋能的中国实践






                                                        姚  靖








                      〔摘要〕“政党入企”是对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强化对非公企业的引领与
                  监督的政策描述。目前,学术界对 “政党入企”的研究主要从 “政治稳定论”“有效治理论”
                  “企业利益论”三个角度展开,尚存在分析对象局限于党组织和私营企业主、分析维度不清晰
                  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对若干非公企业党建案例研究指出,“政党入企”架设了政企互动与党群
                  互动的组织化、制度化平台,本质是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双向赋能的战略延伸。一方面,“政党
                  入企”可以加强执政党对非公企业的全面领导,扩大非公企业和工人群众对党的认同与支持,
                  进一步延伸党的治理网络;另一方面,党组织的嵌入也能强化非公企业的政治联系,拓宽企业
                  获取信息资源与政策支持的渠道,并能通过党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融入优化企业的治理结
                  构,为新兴社会空间的民意表达以及国家保护社会提供组织路径。
                      〔关键词〕“政党入企”;非公企业党建;政企互动;执政能力;企业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1)04 - 0058 - 09



                 一、问题提出

                  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而也就是政治自由的前提 。回
                                                                                                     〔 1〕
             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可以发现,党的权威建构和权力渗
             透始终是依托社会的组织化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推进,非公企

             业发展如雨后春笋,成为中国治理过程中的一场 “组织革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
             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非公企业组织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且分布广泛,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7 年间,我国非公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已达 1752. 2 万个,占企业法人总数量的 96. 8%。
                                                                                                          ①
             一些大型非公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非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19ZDA009);江汉大学
                            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 “非公企业党建的政策功能与实践效度研究”( IWHS20202039)
                 〔作者简介〕姚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① 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计算得出,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https:/ / data. stats. gov. cn/
                    easyquery. htm?cn = C01. 后文相关数据均来源此网站。
                  8 ·  ·
                 5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