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48

一是充分发挥法治在党委政府治理社区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民族地区党委政府 “权力
             型权威治理”路径的转变。党委政府要强化社区治理中的法治思维,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开
             展治理活动,提高治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水平,增强社区治理中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以此回应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中 “党和政府依靠法治实现国家治理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
             题,提高党委政府在社区法治治理博弈中的行为主动性和博弈优势性,进而与 “政府控制
              -公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相契合。二是充分发挥法治在社区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
             其他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实现 “协商型民主治理”
             法治路径的构建。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等要自觉增强法治意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解决社区治理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履行公民权利,积
             极主动参与社区的治理,以此回应社区治理主体依靠法治实现 “共治路径缺乏”和 “社
             区居民依靠法治实现利益诉求保障合法权益的动力不足”问题。三是充分发挥法治在德
             古、毕摩、活佛等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引导纠偏作用,强化其按照现代法治建设的要
             求,在法治框架内规范参与治理。同时,对家支、宗教意识形态、民族习惯等非正式的治
             理方式,予以合规性与合法性引导,确保其符合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因此,回归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工具本身,我们应当重视法治化作为行为均衡
             的治理工具,坚持党委政府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等的引导作
             用,及在其他社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上的引导纠偏作用,实现路径构建上由 “权力型权
             威治理”向 “协商型民主治理”转换,进而提高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法治赋能治理:“特殊性考量”的内容理性
                  根据对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特殊性分析,除 “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特殊性之
             外,社区治理环境、治理文化、治理价值目标等方面也存在特殊性。在逻辑上,民族地区
             法治化路径也应该具有特殊性与差异性,从而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模式和社区经济发展相
             契合。在理论上,作为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的法治化,也是治理内容,包括法治规范供
             给、法律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法治素养提升等社区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作为治理内容
             的法治化,应当对当前民族地区 “问题回应型”社区法治治理路径进行改造,实现 “制
             度建构型”路径的转换。
                  一是坚持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制度 “自上而下”的供给路径,实现民族地区 “问题回
             应型”向 “制度建构型”社区法治治理路径的转换,加强对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制度供
             给,形成社区治理制度体系。这不仅关系社区治理的立法性问题,而且关系到执法公正性
             和司法保障性问题,要求通过实体和程序机制优化社区治理法治结构,进而形成硬法和软
             法合力规制的法治治理机制。二是探索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制度 “自下而上”的建设机制,
             以回应民族地区在民族习惯、宗教意识形态、治理主体等方面的特殊性,强化少数民族居
             民、社区自治组织等社区治理制度建构的参与。应然上,“自下而上”的制度建设机制能
             够将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等主体的意志和想法,以及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特殊性因素
             融入到制度建设中,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制定制
             度与社区公民意志相吻合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度执行阻力,提高制度执行效率,推
             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效能。
                  因此,回到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内容本身,社区治理法治体系健不健全,法治
             内容完不完整,法治实施机制有不有效,法治实施效率高不高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取决于
             “制度建构型”社区治理法治路径的选择。这不仅要开展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路
             径建设,而且要将 “自下而上”与 “自上而下”充分结合、紧密考虑,进而构建出体系
             合理、内容完善的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制度体系。
                                                                                                       7 ·  ·
                                                                                                      4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