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党政研究》2021年第2期
P. 60

系,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
             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34〕
                  具体的看,在这个以 “融合”为整体性要求的党建工作中,我们基本上可以勾勒出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主要领域。一是单位党建,即事业单位、学校、国企等体制内单
             位的党建,既包括行业党建,也包括驻区单位党建。在这一领域中,如何发挥基层党委的
             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解决基层支部的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二是社
             区党建,主要是居民区、住宅小区等区域的党建,这一领域要求在延续既有党建工作成果
             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通过党建引领实现更有效的社区治理。三是 “两新”组
             织党建,主要是非公经济、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党建,这一领域首先要求党组织全覆盖,
             其次要求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工作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四是街道 /乡镇党建,主要指街道
             党工委 /乡镇党委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兜底责任部门,如何领导区域内的 “三建融合”,
             如何全面构建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并实现良性发展。更加简单地说,就是街道党建抓责任、
             单位党建抓联动、社区党建抓区域 (既要关注区域党组织建设,也要推进区域治理)、
             “两新”党建抓覆盖,但不论如何,“无论是大机关还是小单位,都要在街道社区党组织
             统筹协调下,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
             园”。
                   〔 35〕
                  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出和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建实践已经开始在
             上述四个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街道层面开始推动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加强调街
             道的社会治理职能;在 “两新”党建层面,各地都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推进党组织的 “两
             个覆盖”工作;在社区党建方面,开始出现了网格党建、街区党建、党建服务中心建设等
             多个维度的创新;在驻区单位党建方面,学校、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驻区单
             位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机制和方法继续优化。而党的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在各方面的全面发
             展,进一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921 - 1949):第 3 册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81.
             〔 2〕〔 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921 - 1949):第 22 册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9,

                  466 - 447.
             〔 3〕〔 7〕李威利,张翔. 职域建党:革命时期的产业支部与城市动员———以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上海电

                  话支部为例 〔 J〕 . 江苏社会科学,2019,( 4) .
             〔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921 - 1949):第 4 册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8.
             〔 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921 - 1949):第 16 册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5.
             〔 8〕路风.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 J〕 . 中国社会科学,1989,( 1) .
             〔 9〕〔 13〕田毅鹏等. 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的重建 〔 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4,

                  47 - 48.
             〔 10〕〔 12〕张明楚.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 〔 M〕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165,216 -
                   217.
             〔 11〕〔 15〕李威利. 空间单位化: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政党动员与空间治理 〔 J〕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 6) .
             〔 14〕吴越菲. 迈向流动性治理:新地域空间的理论重构及其行动策略 〔 J〕 . 学术月刊,2019,( 2) .
             〔 16〕〔 21〕韩正. 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致辞 〔 Z〕 . 2017 - 07 - 18.
             〔 17〕冯小敏. 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回眸与启示 〔 J〕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 5) .
             〔 18〕宋道雷. 城市治理的生产、消费和生活空间:产区、商区和社区的联动治理 〔 J〕 . 上海城市规
                                                                                                       9 ·  ·
                                                                                                      5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