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6期
P. 17
模式,但总体上还较为谨慎。系统集成的智慧纪检监察由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业务应用
模块、协同治理机制、基础设施、技术保障和法律制度等共同构成,其关键是治理而不仅仅是
技术。智慧纪检监察可以解决我国廉政治理中的诸多短板,但需要平衡好公民权利和技术监
督、政治安全与技术反腐、循数治理和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之间的张力,实现基于
技术但又超越技术的廉政治理。
〔关键词〕廉政治理;技术治理;智慧纪检监察;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D630.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0)06 - 0015 -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从弱连接到强连接、从低度信息化向高度信息化逐步演变的
过程,未来更是一个以人机互动、高度智能化为主导特征的崭新时代。 在 2018 年 4 月召
〔 1〕
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
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的指引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信息化工作规划 ( 2018 - 2022 年)》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信
息化提供了基本遵循。然而,在当前的地方实践中,廉政治理的 “敏感化”、应用系统的
“零碎化”、业务数据的 “孤岛化”、信息资源的 “沉默化”、安全保障的 “短板化”,已
成为制约智慧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问题。因此,推动信息技术和纪检监察业务的深度融
合,探索系统集成、统一门户和平台整合的智慧纪检监察模式,对助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
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实现基于技术但又超越技术的廉政治理,是对智慧纪
检监察的特殊考验。
一、智慧纪检监察的内涵与地方实践
无论是从立案数量、还是受处分人数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处分人数来看,十
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力度都是最大的。 其中,作为我国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体系包括硬件和软
件:硬件分为反腐机构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软件包括反腐法制体系与廉政文化体系。
〔 3〕
然而,这一传统认知忽视了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廉政建设和腐败治理中的巨大作
用。事实上,信息技术与权力结构是不断互相构建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权力边界和
纵横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和约束力,而权力结构及时转变为协同网络,能够为数据整合
与共享扫清障碍,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对治理绩效的正效应。 近几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
〔 4〕
关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创新浪潮中,逐步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不断探索纪检监察工
作的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和智慧化。
所谓智慧纪检监察,主要是指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等科技手段与纪检监察业务的深度融合,坚持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和 “重遏制、
强高压、长震慑”的工作方针,推动监督、执纪 (调查)、问责 (处置)等纪检监察工作
的高效化、精准化和智慧化,并进而实现中国特色廉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
准确理解智慧纪检监察的内涵,有必要说明几点:一是智慧纪检监察需要广泛利用高科技
手段。在词典中,“智慧”一般被定义为 “个体以知识、经验、理解力等为基础,正确判
断并采取最佳行动的能力”(《韦氏大词典》),或 “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
发明创造的能力”(《辞海》)。但在智慧纪检监察中,则更强调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
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创造性运用,纪检监察工作变得更高效、更精准和更智能。二是智慧
纪检监察聚焦纪检监察的核心业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6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