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党政研究》2020年第6期
P. 10
形塑出的利益竞争行为模式诠释到极致。就民主政治是竞争的政治而言,必然要通过人们
之间的竞争和斗争去诠释民主的内涵。然而,在风险社会中,竞争、斗争等则对人类命运
共同体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认为,风险社会中的政治如果依然是民主政治的
话,那么,这种政治的建构思路将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民主政治,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每一
个环节中都贯穿着危机意识,是从危机意识出发而实现的民主政治重建。
总体看来,工业社会的社会建构和行动模式建构是在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
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也许个人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会生成危机意识,但在社
会建构中,显然是缺乏危机意识的,而且在民主政治这种行动模式中也必须排除危机意识
的干扰。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一步步地走向了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状态,特
别是社会风险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逐渐显现出风险社会的迹象时,已经定型了的社会
框架和行动模式显得不再适用,从而使改革成为时代强音,甚至像奥巴马那样凭着一个
“改革”的词语就获得胜选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但是,从 20 世纪以及
21 世纪前期的经验看,是很难对所开展的改革作出过高评价的。因为,虽然许许多多的
改革措施在局部性的问题上取得了积极效果,而社会在整体上却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和陷入
到更大的麻烦之中。为什么会走到了这一步呢?我们认为,第一,是因为工业社会的社会
建构方案中缺乏危机意识而使整个社会变成了生产社会风险的大工厂;第二,已经做出的
改革尝试中都因为缺乏危机意识而停留在对问题表象方面的关注。今天,当我们置身于风
险社会中的时候,缺乏危机意识的社会行动将会把人类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二、危机意识缺失的原因
工业社会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追求稳固性,人们总是努力去消除一切脆弱性。也许对稳
固性的追求包含着某种危机意识,但这种追求得以成功的时候,也就消除了危机意识。事
实上,追求稳固性并不是根源于危机意识,而是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的
行为惯性。即便认为这种行为惯性中包含着危机意识,那也是极其淡薄的。作为概念的稳
固性和脆弱性都只有在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才适合于描述系统、事物等的存
在状态,对于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系统,无论是用稳固性还是用脆弱
性的概念来加以描绘,都显得不合适。如果我们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来表述高度复杂性和高
度不确定性状态的话,其实是隐含着脆弱性的判断的。但是,对于这种状态中的社会,使
用稳固性和脆弱性都不能做出准确的描述。那是因为,只有对于具有静态的实体性特征的
存在而言,才会有稳固性和脆弱性的问题。事实上,在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
下,社会系统是可以用稳固性与脆弱性的概念加以描绘的。不仅社会系统,而且一切社会
性的系统,或者说,一切人造的和人能够施加干预的系统,都会被人们用稳固性与脆弱性
的标准加以审视和作出判断。但是,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在风险社会
中,如果我们有着对时间轴线上的未来的关注,就不应把眼光放在当下的稳固性还是脆弱
性上,而是应当放在危机意识的培育和拥有上。
在科学研究中,组织是被作为微观社会系统看待的,工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会表现
出对稳固性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使得组织缺乏危机意识。以官僚制组织为代表的工业社
会的组织形式是缺乏危机意识的典型表现,因为它所拥有的刚性的规则、程序、分工 -协
作方式等,都没有为危机事件出现时应当如何行动留下余地。显然,一切社会活动都必然
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应对危机事件的行动更需要通过组织。从既有的组织来看,特
别是在作为工业社会典型的组织形态的官僚制组织这里,几乎所有行动都是朝着某个预先
设立的目标前行的。就目标的实现而言,在风险社会中,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