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66
关注自身建设,尤其是通过巡视制度开展提升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才使得我国在 20 世
纪八九十年代世界风云突变,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紊乱的情况下,保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稳定发展,保证了我们党继续执掌政权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既往巡视工作仍然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巡视工作定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巡视工作是
为了推进党自身监督,应着眼于对这一政治组织的全面监管,尤其是对这一政治组织政治
建设方面问题的监管,而不是纠结于业务工作或细枝末节的事宜。从巡视工作发展进程来
看,在开始设置巡视制度时,问题意识比较强,巡视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准确,主要着眼于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但是,伴随巡视工作的推进,巡视范围与对象的扩大,有
些巡视工作没有聚焦政治巡视定位,最终影响了巡视的成效。“在十八大之前,一个最显
著的现象就是寡头政治 (或者官方所说的 ‘团团伙伙’)的形成和发展。” 大批政要落
〔 10〕
马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巡视工作没有将政治巡视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巡视工
作的监督重点有待于进一步突出。党的纪律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三重一大”
以及民主决策等制度执行情况应是巡视监督的重点。但是,在具体巡视过程中,在这方面
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比如十八大之前出现的重大案件,被查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多数没
有很好的遵守党的纪律,“一把手”缺乏民主作风和廉洁自律精神。
2. 巡视范围广与巡视未全覆盖并存。在巡视工作推进过程中,巡视范围不断扩大,
涵盖的领域和人员扩大使其渐渐成为管党治党的一把利剑。但是,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
方面,覆盖全面往往顾此失彼,甚至可能出现无法从相对全面的工作内容回归到发现和反
映违法违纪线索本职工作上来的情况;另一方面:重点领域、组织、个体与过程没有覆盖
到位,巡视的震慑力打折扣。巡视覆盖不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十八大之前,中
央和国家机关的党组织基本没有开展巡视,这是从空间视角来看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由
于中央与国家机关党组织的巡视工作没有开展,使这些领域权力运行可能出现真空。而十
八大之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织中的腐败问题,也证明了开展和强化这些领域的巡视工作
十分必要。二是对于党组织的巡视工作没有做到任期内全覆盖,这是从时间节点视角来看
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巡视工作形成震慑的原因不仅仅是空间方面对各个领域的覆盖,对
每个领域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全覆盖更利于强化对他们的监管,真正使所有公
职人员感受到巡视工作时时处处都存在。三是一些具体与特殊领域中的巡视手段不科学导
致的问题还不鲜见。既往巡视由于工作方法不灵活导致一些重要人、重要事方面存在巡视
空档,尤其是在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
的专项巡视方面。巡视工作 “回头看”与 “回马枪”还没有完全普及开展,一些机动灵
活的巡视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创新发展,致使一些领域、组织和个体不能正确对待巡视、存
在应付巡视的做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之前的 “一把手”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有
效治理,巡视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巡视制度体系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也影响了巡视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如郑永年指出的,反腐败不能
自己反自己,而应当由别人来反,但这一问题在十八大前一直没有解决好,反腐败往往是
自己反自己,左手反右手。
〔 10〕
3. 巡视中上层监管强与基层监管不到位并存。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应
坚守 “老虎”“苍蝇”一起打。高层腐败需要治理,不治理可能会出现诸侯乱政的局面;
基层腐败也需要治理,不治理可能因其就在群众身边且容易侵吞群众利益而引发群众更大
不满。巡视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有腐必反的原则,不管是高层还是基层,任何党员
干部腐败变质都要受到查处,甚至清除出干部队伍。十八大之前,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我
们党在巡视制度建设与实践中,处理了一大批中高层干部,像陈良宇、刘方仁、高严、王
5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