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28
等资源,筹建线上线下 “文旅产品超市”。
(四)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力度。制定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提振宣传推广计划,加大营
销力度,全面展现我国文旅新形象。突出互动宣传,快速启动策划系列主题宣传推广活
动,从不同场景宣传推介我国文化旅游。突出新媒体宣传,充分调动抖音、快手用户,讲
好中国故事。针对文化旅游精神产业属性,大力推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行业领军
人物和领军企业。
(五)发挥文旅品牌带动效应。启动优质文旅品牌全球授权计划,将文旅品牌科学、
有序授权到一、二、三产各个门类,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力。
建立各级文旅创新创意服务中心,推动文旅元素渗透、植入、延伸到茶、酒、菜等产品
中,使文化价值、文旅创意充分嵌入关联产业。大力发展 IP 文旅内容产业,从核心原创
衍生出更多价值,塑造产业良性发展之路。扩大传统景点景区品牌建设模式,联动地方政
府加大对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力度。
(六)加快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文化旅游走廊和文化旅
游融合示范区,构建文旅生态圈。加快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在
地理、物流、消费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设文化和旅游飞地产业园区。针对各地文旅资源
优势不一,研究各地特色优势文旅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优势业态错位发
展。
五、结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的文化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过
这次疫情 “成人礼”考验证明,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建设还任重而道远。面对疫情灾难
和危机,我们要重新审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政策要加持,治理要规范,基础要
筑牢,服务要品质。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从危机中找寻创新和发展的机会,在全面恢
复中实现文化旅游振兴,在振兴中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1〕〔德〕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 〔 M〕 . 何博闻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
〔 2〕〔英〕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学 〔 M〕 . 李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4.
〔 3〕薛澜,张强,钟开斌. 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 〔 J〕 . 中国软科学,2003,( 4) .
〔 4〕薛澜. 疫情是中国进入现代风险社会的一个 “成人礼” 〔 EB / OL〕 . https:/ / www. thepaper. cn /
newsDetail_ forward_ 6633632,2020 - 3 - 21 / 2020 - 3 - 26.
〔 5〕周佳,薛东前. 基于非线性特征的旅游系统模型研究 〔 J〕 .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1) .
〔 6〕李凤. 疫情下文旅产业的机会与挑战 〔 N〕 . 中国旅游报, 2020 - 03 - 16.
〔 7〕颜晓峰. 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 〔 J〕 . 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
( 1) .
【责任编辑:刘彦武】
7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