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33

文化程度、个体素质、党性强弱等方面存在差异,三种文化心理在不同党员那里所占比重
             不同。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部分党员中,资本主义政
             治文化心理呈现增强的趋势,并且由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党建滞后和治理危机等
             问题,三类政治文化心理在党内呈现交叉、融合或者此消彼长状态,形成了非理性和理性
             思维的内在张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正面效应日益扩大,反腐败的
             积极效益日益凸显,这三类政治文化心理出现了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内在张力逐步得以释
             放,并且理性思维渐趋主导的现象。
                  理性思维能够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走向趋于积极,其主要表现为广大党员能够围
             绕共产党人价值观对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
             评价。所谓国家转型是指 “一个既包括政治体系,又包含经济、社会、文化体系的四位一
             体协同并进的转型和变迁过程。” 纵观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的 70 年,中国经历了两次现
                                               〔 16〕
             代化转型:第一次是毛泽东领导的现代化转型,大约持续 30 年时间,非常遗憾没有成功,
             主观原因在于党自身没有实现转型,仍然以革命党的思维领导建设;第二次是改革开放至
             今,持续 40 余年,在此过程中由于党自身转型获得巨大成功,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从而为国家转型成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
             中央对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国家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务实主义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转
             型过程中出现的治理危机,适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
             果。这种理性思维给新时代先进党内政治文化认同提供了积极效应。
                  非理性思维能够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走向趋于负面,原因在于有的党员对党在自身
             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少数干部的腐败问题上纲上线,并用共产党人价值观
             比较对照上述矛盾和问题进而得出许多消极性的认识与观点,进而以此影响身边党员的政
             治价值观。虽然对党内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批判乃至否定并不都是坏事,但如果在这一
             过程中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在西方不良社
             会思潮和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其破坏性效果绝不能低估。
                  所以,尽管从理性思维角度看,新时代以来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积极影响,理性思维
             和非理性思维的内在张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非理性思维在一定条件下仍对党内政
             治文化建设的反向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提出培育健康的党员政治文化心理正
             逢其时,它迎合了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三)当前党员的政治文化心理还未完成从传统政治文化心理到现代政治文化心理的
             根本性转变,客观上造成了先进政治文化的认同障碍
                  先进党内政治文化能否发挥对党员的濡化作用还取决于党员的政治文化心理取向。一
             般来讲如果党员的政治文化心理表现为臣民文化心理,那么这就会造成对先进党内政治文
             化认同的严重障碍。具有臣民政治文化心理的党员不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一旦遇到与自
             己权利相关的事喜欢视别人为马首是瞻,对无关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或者事关自己,
             但因无能为力而逆来顺受的心态。而具有参与型政治文化心理的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常
             常扮演着 “自我积极分子” 的角色,他们积极主动,不仅作为义务的主体而积极履行义
                                          〔 17〕
             务,而且也作为权利的主体而主动行使权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心理既强调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也注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维护。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滞后性,传统政治文化心理
             的变化与时代的变化不具有同步性。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
             转型速度很快,形式上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虽然被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
             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所取代,但是,中国人民还未真正从臣民文化的心理阴影中彻底摆脱
                  2 ·  ·
                 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