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107

共同之处,是否存在着共同的不足。
                  (一)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的比较
                  1. 两种视角对于农民上访产生的社会基础的关注
                  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关注的社会基础有不同侧重。维权型上访主要关注两个方
             面:其一,转型期乡村社会矛盾显化与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基层政府侵犯农民合
             法权益的行为导致政府与农民间的矛盾激化。其二,乡土社会的农民传统心理与社会传统
             形态。如传统官民文化,农村封闭的社会结构 (吴毅 2007)、小农均平意识、劳动力富裕
             及慢节奏的乡土社会对农民上访行为的影响 (应星 2007) 。谋利型上访则主要关注另外
                                                                         〔 19〕
             两个方面:其一,税费改革以来乡村治权的下降。其二,乡土社会的转变,如乡土社会解
             体使村庄对农民的约束力下降 (田先红 2010),市场经济发展中村落权势阶层的兴起 (饶
             静、叶敬中 2011)。
                  2. 两种视角对于农民上访类型的关注
                  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对不同类型的农民上访的关注各有侧重。维权视角更多地解
             释农民集体上访,即有共同诉求的农民群体进行的集体抗争。而谋利视角则更多地解释农
             民个体上访,即上访专业户或职业化上访者采取的个体行为。
                  3. 两种视角对于上访性质的判断
                  维权视角认为农民上访是 “有理”的,是由于他们的合法权益被基层政府侵犯而导
             致;农民上访是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因而是正当的;农民对基层政府的抗争之中,在
             取得一定成功后会 “适可而止”,因而具有非进取性。谋利视角则认为,农民上访是 “无
             理”的和非正当的,因为他们是谋取不被法律所承认的利益;农民上访可能是官民之争,
             也可能是农民内部不同群体之争,而把政府当做压制另一群体的工具。同时这种斗争有进
             取性,农民在上访诉求被满足后会 “得寸进尺”地继续谋取其他利益。
                  4. 两种视角对于农民上访中 “势”与 “理”的认识
                  维权视角认为,是基层政府依靠权力无理侵占农民权益,相对于基层政府,农民处于
             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处于弱势的农民是有理的;即政府 “强势无理”,农民 “弱势有理”。
             而谋利视角认为,政府并没有依靠权力侵占农民利益。因为上访治理的压力型体制,导致
             农民通过上访向政府索利时,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而政府则无力应对,处于相对劣
             势;即政府 “弱势有理”,农民 “强势无理”。
                  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的比较可以用下表来概括。
                                           表 1  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的比较

                                                      维权型上访                           谋利型上访
                                                   社会矛盾显化与
                                                  农民维权意识增强                     税费改革以来乡村治权下降
                农民上访产生的社会基础
                                              乡土社会的农民传统心理与                          乡土社会的转变
                                                     社会传统形态
                    农民上访的类型                            集体上访                             个体上访

                                                   有理的、正当的                         无理的、非正当的
                    农民上访的性质                            官民之争                      官民之争/农民内部斗争
                                                      非进取性的                             进取性的
                      农民上访的                        政府 “强势无理”                        政府 “弱势有理”
                     “理”与 “势”                      农民 “弱势有理”                        农民 “强势无理”
                                                                                                      0 ·  ·
                                                                                                     1  7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