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101
窄。绝大多数警察终其一生都难以进入到领导岗位。总的来说,在任务增长和有限回报的
紧张关系中,正式制度所提供的激励对警察而言呈现出效用递减的趋势。
在此情形下,警察转而寻求制度之外的非正式激励,其内容主要包括非正式薪酬激励
(灰色收入),非正式权力激励 (增加下属以提高自身的权力)、工作闲暇激励 (工作时间
的自由支配权),规避责任激励 (转嫁任务与责任)。这一系列的自我激励诱发了警察法
外获利、现场退却、一线领导与责任规避的行为。而警务辅助人员的介入及其非正式激励
正好为警察上述一系列的非正式激励提供可能的空间,最终在非正式激励方面实现了兼
容,因而也促成了其 “共谋”行为的发生,比如通过警务辅助人员收受服务对象好处并
进行分成。警务辅助人员违法违纪现象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其与警察之间基于利益互惠
的 “隐性合同”。换言之,警察与警务辅助人员基于各自的非正式激励达成了共识,进而
通过 “共谋”行为谋取各自的非正式收益。下面的案例不过是众多案例中普通的一件,但
却充分地呈现了非正式激励兼容的 “共谋”逻辑。
2011 年以来,某土石方公司老板 X某为使其公司及其公司所承包工地的 “泥头车”的交
通违法行为不被所在辖区交警处罚或者少处罚,先后多次向该某交警大队的民警 C 某送红包、
礼品,并从 2012 年开始,每年中秋节和春节以 “节日红包”的名义,通过警务辅助人员 Z 某
及其所在的 L交警大队 L中队的 L某等十多位警务人员财物累计共 10 多万元。公司老板 X某
每次均将钱送给警务辅助人员 Z某,Z某收到钱后,经请示警察 C某后,再按照每人 500 元至
1000 元不等的形式,与交警 L中队的其他十多位警员共同私分。L 中队收受钱财的警察在交
通执法过程中,对 X某公司及工地的 “泥头车”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网开一面,警务辅助
人员 Z某甚至在重大执法活动时提前给公司老板 X某通风报信。(案例来源:根据 F区公安分
局监察科提供资料整理)
通过该案件不难发现,警务辅助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得到了警察的许可,甚是在
警察的直接指挥下行动的。警务辅助人员居间充当线人,收取好处,并与警察共同分利。
综上所述,警务辅助人员通过介入公安机关与警察共同开展工作,由于二者各自所处
的治理结构均不能为之提供足够的激励,从而使得正式激励极其不兼容。正式激励的不足
使得在编人员开始寻求额外的非正式激励,并表现为退却、避责、获利等行为。随着基层
治理压力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反腐败的大环境下,基层官员退场、避责与分利行为更加
突出。对于编外人员而言,市场机制几乎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来保障其经济回报和工作安
全,因而试图通过依附于公安机关和警察寻求机会获得正式激励之外的回报。在共同的工
作场景中,警察与警务辅助人员基于非正式激励的兼容结成利益互惠的共同体各取所需,
使得警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不仅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而且削弱了基层警务治理
的有效性。如上述案例中警察因收受好处而对泥头车在禁止通行的时间内网开一面,结果
导致市区路面尘土飞扬,严重污染市区环境,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是市民
对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了怀疑。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基层政府中的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的相互关系讨论了非正式激励兼容的组织基础
及其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混合制是一种居间的治理结构,融合了市场与科层的因素。既有
的混合制研究主要讨论组织间的行为,鲜有关注个体以私人身份嵌入政府组织的情形。通
过从经济组织到公共组织的混合制的梳理和推导,以及公安机关中的警察与警务辅助人员
的经验资料,发现混合制中的科层和市场要素都没有在正式激励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
排,因而难以调动编内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反,双方通过非正式激励寻求法外收
0 ·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