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99

如图 2 所示。















                                            图 2  正式激励不兼容的混合制模型
                  在正式激励不兼容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体与组织往往通过选择非正式激励兼容来达成
             其共同的诉求。编内编外人员的 “共谋”正是非正式激励兼容的行为选择。为了阐述基
             层政府中的非正式激励兼容逻辑,本文选择了公安机关中的警务辅助人员和警察一手资料
             作为经验证据加以说明。

                 四、来自 F 区公安分局的经验证据

                  F 区是 Z 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市行政、文化、金融、国际展览和商务
             中心。辖区面积 80 平方公里,实有人口 170 万。F 区公安分局承担的安保工作多、警卫
             任务重、维稳压力大,用警频繁。2014 年,为缓解警力不足,F 分局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
             持,录用了 4000 余名警务辅助人员,充实到治安巡防、校园护卫、视频监控、维稳处突、

             情报指挥、便民服务和工勤服务等非执法岗位,其目的是将有限的警力替换到实战一线。
                  为管好用好警务辅助人员这支队伍,F 区公安分局指定行政科、基础办和使用单位共
             同管理。其中行政科主要负责警务辅助人员的录用工作,基础办主要负责装备等后勤保障
             工作,而用人单位则主要负责警务辅助人员具体工作的安排和考核等业务管理工作。涉及
             到劳务派遣的,则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警务辅助人员的 《劳动合同》签订,业务指导和
             社会保险购置。不难发现,警务辅助人员进入警队,构成了事实上的混合制结构。一方
             面,分局行政科、基础办和使用单位对警务辅助人员具有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尤其是使
             用单位对其工作安排和绩效考核上更是体现了科层结构的特征。另一方面,警务辅助人员
             的招聘主要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或用人单位直接与警务辅助人员签订合同,因而具有形
             式意义上的市场结构。
                  在混合制结构中,科层与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从科层机制的角度来讲,
             尽管警务辅助人员不具有警察身份,但公安分局实际上承担了其薪资服务、工作保障和直
             接管理等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将警务辅助人员纳入公安机关管理,通过科层控制极大地
             降低了政治风险,使得这一混合制结构在缓解治安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警
             务辅助人员从事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将原来在这些非执法岗位上的部分警力置换出
             来,推动了警力向一线下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警力的外延式增长。其次,在非执法岗位
             上使用警务辅助人员,节约了警用装备和警务培训费用,所需经费不到正式警察的一半,
             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再次,使用警务辅助人员,特别是面向社会聘请人员从事警务辅助
             工作,既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同时也解决了下岗和事业群众再就业的问题。最后,
             警务辅助人员协助警察巡逻、防控、维护治安制度,对预防、发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
             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F 分局近三年来共出动巡防队伍 100 多万人次,协助处置
             上访事件 963 起,完成大型安保任务 836 次,协助警察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 4200 多人,
                                                                                                       9 ·  ·
                                                                                                      9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