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94
党 政 研 究 2019 1
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民生领域政策供给主体的界定
———基于政府信任数据的分析
吴 芸 谢新水
〔摘要〕公共政策的失效跟社会个体对政策供给主体的信任有关。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
转变,民生领域的公共政策成为社会个体最敏感、最关注的公共政策。基于我国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的差序信任格局,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有关政府信任的数据,对民生忧虑与中央政府
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做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民生领域中的政府信任呈现出差序格局;
污染忧虑中的噪音污染、居住忧虑中的社区安全问题,显著降低中央政府信任;医疗忧虑中的
看病贵问题、居住忧虑中的社区公共设施问题,显著提高中央政府信任;水污染、噪音污染忧
虑和居住忧虑,显著降低地方政府信任。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 “政府信任”的政策主体界
定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有别于以行政权力层级来界定公共政策供给主体,既可以提高民生领域
中的政府绩效,改善民生问题,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民生领域;政府信任;医疗忧虑;污染忧虑;居住忧虑;政策供给主体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1 - 0094 - 11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信任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发展中的关键问题。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府信任下降的问题,甚
至引发了政府信任危机,大都形成了民众依赖政府却又不信任政府的悖论。为了提升政府
信任,西方国家政府围绕提升政府公信力、重建政府信任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府改革。例
如,重新进行选举或组阁、反腐或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缓解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
等。同样,近年来,我国道德滑坡、社会失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成为我国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 201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
增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步骤,是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北京城六区街道政务诚信第三方评估研究”( 17ZGB005);北京市教工委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公共管理
硕士 ( MPA)办学为例”( 2017000020124G137)
〔作者简介〕吴芸,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谢新水,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北京 100048。
4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