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119
契,认可了这种工作手段的存在。例如,政府每年发放的小额贷款都是有固定数额的,为
了有效地分配这些资源,当事人需持材料到相关部门进行申请,符合申请要求的民众 “先
到先得”,直到贷款数额分配完毕。分类也是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的一种策略。例如,城
管在执法中往往会根据各种标准区分当事人,最常见的标准是根据当事人的生活状态,决
定执法行为。对于 “小摊贩”“挑担的”“卖东西”的这部分群体,因为其 “影响不大”,
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不作为;而对于恶性影响城市空间秩序的群体,城管往往
会采取强势执法的态度。就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而言,城管的分类策略并没有超出政策和法
律规定的范围。 此外,与当事人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在执行中采取权变策略也是基
〔 14〕
层公务员在政策执行中常常使用的手段。
从基层公务员自身来看,他们会不断地调适心理状态,以应对环境的复杂性。基层公
务员对心理状态的调适是指其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达到自身内在心理
状态的平衡,从而使自我心理与客观环境相适应,顺利完成工作的过程。基层公务员的心
理往往会受到角色期望、行为结果、执行合法化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易
于使他们陷入一种困境和矛盾之中,因此,不断调适心理状态是其政策执行中的重要策略
之一。基层公务员的心理调适策略包括:第一,在心理上捍卫调整政策内容和发展执行手
段的策略。这些有关执行内容和执行手段的策略是他们完成工作的重要条件,心理上的认
同,能够让他们缓解工作困境带来的压力。第二,自我说服。基层公务员常常会陷入主观
上 “愿意为公众”谋福利与客观上 “没有能力承担”的心理困境,或者陷入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与 “人情世故”的选择困境,或者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间关系的困境。
这些困境会为基层公务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使自己免于心理压力的影响,他们往
往会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说服,做出选择。
策略性行为产生于基层公务员与环境的互动,是其为了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
发展出来的一种应对方式。基层公务员在复杂工作环境中,解释、理解、应用政策的过
程,是其策略性行为的产生过程,也是政策执行的形成过程。
五、小结
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是复杂工作环境与策略性选择交互作用、共同涌现的结果。
事实上,由于结构性限制因素无法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而,在分析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
行时,不得不更多关注他们所做的策略性选择。当我们将公共政策执行与社会治理的有效
性纳入视野时,如何看待基层公务员的策略性行为,便成为政策执行研究亟须关注的问
题。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基层公务员的策略性行为。一方面,要承
认和发挥基层公务员策略性行为的积极方面。复杂的环境将会刺激政策执行者的创造性和
革新性,加之以组织的认可和充分的授权,会使得卷入矛盾与困境中的基层公务员,有动
力在行动的过程中探索出更好应对政策执行复杂环境的有效策略。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基
层公务员策略性选择带来的消极影响。复杂环境会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创造力,这并不意味
着基层公务员所发展出来的所有策略性选择都是合法有效的。对于影响政策执行与社会治
理有效性的策略性行为,应当进行管理和限制,以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 1〕Micheal Lipsky. Street Level Bureaucracy: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80. p. 3.
〔 2〕刘伟忠. 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类型、内在风险与规范策略 〔 J〕 . 贵州社会科学,2017,( 10) .
1 · ·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