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108

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
             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小区业主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仅在于业主是小区公共财产的所
             有者,也是公共事务的需求者和提供者,理所应当成为小区公共事务绩效的评判者,成为
             住宅小区公共事务的主人,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 小区业主通过买房获得专有建筑物所
                                                                 〔 22〕
             有权,通过公摊费支付了小区公共财产的投资,具有附属于专有建筑物的公共建筑、公共
             设施、公共场所等公共财产权。随着商品房的普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侵权问题
             日益突出。 从法律的角度讲,从建筑物专有权到共有权的转变也体现了社区居民对公共
                        〔 23〕
             事务治理的重视。“住宅所有权人间的团体关系是基于住宅所有权人对一栋建筑物不可分
             离的共用部分的共有权而产生、形成的一种共同管理关系。每一位住宅所有权人均成为这
             一团体中的成员,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
             会、管理规约表现出来。” 陈鑫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复合权利,这种权利的
                                        〔 24〕
             行使不再像传统所有权那样是绝对的、排他的,很多时候需要全体区分所有权人的合意才
             能够完成。” 陈雯认为:“应将全体业主视为依据业主公约连接起来的一个团体,并赋予
                          〔 25〕
             这个团体以民事主体资格。” 社区公共性是一个社区中多元主体共生共处的公共价值,是
                                           〔 26〕
             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相互承认彼此间差异并能一致行动的合法性基础,是对社区居民
             具有一定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公共规则,也是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动员不同主体参与
             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应从公共价值、公共规则、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和公共服务的维度
             讨论重建城市社区公共性的出路。
                                                〔 27〕

                  四、参与视角:从 “精英参与”到 “大众参与”的研究趋向
                  社会精英在社区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有利于凝聚社情民意、引领居民参
             与,“精英参与”一直以来是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议题。一是社区精英参与对于社区治理的
             作用和意义研究。有的认为社区精英是实现基层自治的重要力量。 城市社区精英在基层
                                                                                   〔 28〕
             自治组织管理以及底层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区精英作为我国
                                                                                      〔 29〕
             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
             区精英参与社区治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的稳定、促进社区的发展、维护社区居民的利
             益。 二是对于社区精英内涵、特质和影响的研究。社区精英一般是指 “自治社区内自我
                 〔 30〕
             意识强烈、行动能力突出,并且比其他社区居民拥有更多的权威性资源 (如经济资源、政
             治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从而在城市社区中享有权威并对社区治理产生直接作
             用的群体” 。他们是在权力、财富、声望、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对社区
                         〔 31〕
             治理富有意愿与热情的社区管理者及居民。 社区精英主要通过互惠机制、声望机制、信
                                                          〔 32〕
             任机制、领导机制、规范机制等发挥自治能动作用。如何发现社区精英并促进社区精英发
             挥自治能动性是实现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三是对于社区精英与社
                                                                                 〔 33〕
             区组织、居民参与的关系性研究。卢学晖认为社区中各种民间组织的精英分子应主动与社
             区居委会进行互动,有利于社区平等交换、规范和互信,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
             动力。 刘晔指出,社区治理中一方面形成了高效参与公共事务的社区精英阶层,他们成
                    〔 34〕
             为影响社区治理的直接力量;另一方面形成了公共参与相对不足的普通居民阶层,这种阶
             层分化的趋势对目前的社区治理产生了多向度的影响。社区自治体现出中国城市治理体制
             变革的方向 ,它有赖于社区精英的有效治理、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拓展和政治参与的制
             度化发展。
                        〔 35〕
                  社区作为国家与社会的连结点,社区有效治理需要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之间的良性互
             动。虽然社区精英在社区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代社区的秩序构建仍然需要建
             立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扩大参与范围、拓展参与深度是现代社区治理的基本要
             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研究社区精英参与的同时,愈加重视社区多元参与的组织
             平台和制度机制研究。有的认为,社区建设是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行为主
             体的互动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 不断完善社区组织功能,推动多元化
                                                                  〔 36〕
                  0 ·  ·
                 1  8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