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01
社会·2025·3
社会的完整性。
如果说英国社会具有某种特殊性,那么首先,它不是一个建基于社
会契约论的抽象社会状态。 英国社会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它并非启蒙
精神的产物,而是在历史中形成、不断完善并持续发挥影响的存在。 其
次,它不是民族特性和民族情感的直接表达。 尽管大不列颠特有的民族
习惯被一再提及,但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政治、法律和道德之中,获得了
制度性的保障。最后,更重要的是,英国社会并非市民社会的扩大形式,
王权在现代政体中得到保留,并通过“王冠的尊荣”保障着社会的完整
性和延续性,王权与社会整体性表达密切相关。与法国、德国、美国等最
早一批开展民主革命的国家不同, 英国在建构现代社会时仍然存在一
种保留王权、 延续政治文明传统以补充社会契约论之可能缺憾的社会
理论。 以弗雷泽为代表的 19 世纪社会人类学家对社会整全性的强调,
旨在揭示这一社会理论,使之在处理传统与现代、民主与权威以及自然
权利与历史等关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润滑作用。
一、 君主立宪制与英国政治传统的保留
欧洲现代化的兴起得益于启蒙精神奠定的民主基础,“社会” 这一
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英国社会”在作为一个专门词汇出现之
前, 已经在 18、19 世纪自然权利理论与宪制理论的分歧中被多次提及
(参见庞德,2016;登特列夫,2008;斯特劳斯,2003;李猛,2012)。 为了抵
抗自然权利理论在欧洲引发的革命浪潮,保守主义思想家回溯传统,指
出英国政治稳定性的关键在于王权的保留。 尽管光荣革命废除了国王
的专制权力,但《权利法案》仍赋予王权以合法性。 《权利法案》强调,保
留王权并非赋予人民选择统治者的权利,王权是维护国家和平、安宁和
安全的必要因素,同时能保障臣民得到国王的保护(柏克,2009)。 相比
于法国大革命带给欧洲旧政体的恐慌, 人们高度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
制,认为它既凸显了民主精神,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历史和文明传统。
在自然权利理论的视角下, 光荣革命被看作社会契约论在英国的实践
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温和版本, 但柏克等保守主义思想
家指出,宪制和君主才是平衡历史传统与民主精神的关键。
柏克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中首先指出, 英国革命并非基于社会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