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社会》2025年第2期
P. 51

社会·2025·2

           员包括教师运营负责人、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与开发工程
           师。 业务负责人将平均课时费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所有人的工作需聚焦于实现平均课时费降低25%这一目标。
               什么是平均课时费? 外教的薪资分为五个等级, 等级高者课时费
           高。 薪资等级是变动的,取决于上月所获积分,每个薪资等级对应着明
           确的积分范围,例如一名外教在 1 月获得 2000 以上积分,则该外教在2
           月将获得最高等级课时费。 获得积分的项目包括授课、邀请其他教师加
           入平台、学生临时缺席补偿等;而扣除积分的项目包括用户投诉、迟到、
           缺席、临时取消课程等不良履约行为(平台也会因此对外教进行罚款)。
           由于各个薪资等级的外教授课数量不同, 因此平均课时费是各个等级
           的课时费( X i)以对应的课数比例(P i)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数:
                                             5
                                平均课时费=      移 X i × P i
                                            i = 1
               因而,外教收入 = 课时费 × 授课数 - 罚款。 增加授课数量不仅直
           接影响收入,还能通过积累积分提升课时费等级,因此成为提高收入的
           关键。如何获得更多的授课机会?在 APP 的产品功能层面:一方面,用户
           可以在 APP 的教师列表中挑选外教,预约上课,满意的话可长期固定预
           约;另一方面,当被预约授课的外教临时取消或缺席课程,系统会为用
           户自动分配另一位外教。 更为本质的是,外教在教师列表以及系统分配
           中的排序决定其收入,排序越靠前,授课的机会越多。 这两个情境下的
           排序遵从同一个计算逻辑,即 Y 平台的外教排序算法。 该排序算法以算
           法工程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基础, 算法的目标或者说模型的输出
           由管理者按照当前的业务目标设定。
               在“双减”之前,与大多在线教育平台一样,Y 平台专注于扩大用户
           规模、增加营业收入,此时的外教排序算法以外教能否促成用户付费为
           学习目标或预期输出,尝试从多个维度评估外教的综合表现,包括外教
           的口音、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学员表现、用户好评率、违规行为甚至颜
           值等特征。 训练完成的模型会依据每个外教的特征,实时预测出其促成
           用户付费的概率分值,外教排序正是基于该分值的大小。
               以用户付费为目标的排序算法在此过程中更多是作为组织提效的
           工具,试图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将更多的课程与资源分配给算法判定的
           优秀教师,从而使营业收入最大化。 此时,算法提效不仅实现了管理者


           · 44·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