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235
社会·2023·3
和 2013 年为明显的低谷,2011 年、2015 年和 2018 年为局部峰值。 年总
社会流动率和年流动方向比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2013—2015
年,年总社会流动率呈现较大的提升。总体上,流动比继承更加普遍,向
上流动比向下流动更加普遍。 这些数据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
流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仅流动更加畅通,而且向上流动的占比不断
提高。 另外,也可粗略地看出,社会公平感与社会流动率和向上流动占
比呈同向变化,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表 5: 转 型 中 国 的 社 会 公 平 感 及 社 会 流 动 状 况 (N=37 163)
2010 2011 2012 2013 2015 2017 2018
社会公平感年均值 2.984 3.096 3.054 2.996 3.068 3.048 3.146
年总社会流动率(%) 51.379 50.041 52.292 53.921 79.236 78.976 79.260
年向上流动比(%) 73.417 74.206 76.433 78.584 84.884 84.913 87.421
社 比
会 值
公
平
感
年份
图 2:转 型 中 国 的 社 会 公 平 感 及 社 会 流 动 状 况
表 6 的数据显示,在阶层结构方面,父代农民阶层(阶层Ⅴ)占比超
过一半,但中间和上等阶层(阶层Ⅲ和阶层Ⅰ)占比均不到 5%,阶层Ⅱ
和阶层Ⅴ比相邻阶层占比更突出,呈现“土”字型结构(李强,2015)。 这
一状况在子代发生了显著改变(双样本均值检验 t=-65.886,对应 p 值
远小于 0.001)。 子代中有大量人口从农民阶层向上流动到同属下等阶
层的商业服务及产业工人阶层, 同时有部分人口从上等阶层和农民阶
层汇聚到中间阶层,这与表 1 相互印证。 总体上看,中国在转型期的阶
层结构有从“土”字型向纺锤型转变的趋势。
在收入方面, 城镇及农村居民的年收入均值为 20 272.083(e 9.917 )
·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