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238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

                    从表 8 可知,在社会结构的解释因素中,代际流动状况对社会公平
                感有显著影响。 在全样本中,与阶层继承的群体相比,发生了代际流动
                的群体总体上具有更低的公平感。 也就是说,从客观结果上看,代际流
                动的发生未必会带来更为积极的社会态度,相反,很可能会因为对阶层
                惯习的冲击使个体在短期内对社会持有消极态度。 而在流动群体中,代
                际流动距离与社会公平感呈显著的正相关, 个体在代际流动中跨越的
                阶层距离越远,就越有可能持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 在流动方向上,向
                上流动比向下流动更能提高个体的公平感,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该效应的显著性较低,在统计推断上存在风险。 与此相
                印证的是,阶层继承、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群体的社会公平感得分均值
                分别为3.116、2.991 和 2.997,流动方向上的差异较小。 另外,流动距离
                与流动方向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 说明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会出现
                边际递减,向上流动带来的社会公平感提升会越来越小。
                    居住地类型、年龄和教育水平也是有效的社会结构因素。 表 8 的数
                据显示,首先,与农村相比,居住在城市的个体社会公平感更弱,这与龙
                书芹、风笑天(2015)和王甫勤(2010)的研究结论一致,转型过程中的城
                乡不均衡问题从客观上给社会公平感带来了挑战。 其次,个体年龄与社
                会公平感呈现非线性关系,结合回归系数与图 3 可知, 总体上,社会
                                                                 17
                公平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在 50 岁之前这种增长较为缓慢,甚
                至会下降,50 岁之后出现较快增长。 再次,个体的教育水平与公平感呈



                        社                      社
                        会                      会
                        公                      公
                        平                      平
                        感                      感



                                     年龄                     年龄
                                图 3:年 龄 与 社 会 公 平 感 的 非 线 性 关 系 图

                17. 在回归模型中,年龄的一次项系数为负,二次项系数为 正,说明 年龄与 社会公平 感
                呈“U”型抛物线关系,且对称轴在正半轴。 同时,二次项系数趋近于 0,说明抛物线较为
                平缓,接近线性关系。 图 3 呈现了各年龄对应的社会公平感均值的折线图和采用广义加
                性模型( GAM)处理的平滑曲线,与从回归系数中得到的结论相互印证。 另外,从图 3 可
                以看出,这种非线性关系的拐点大约在 50 岁。

                                                                          · 231·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