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134
共生与世界主义:帕克人类生态学视阈下的美国社会
析的经验循环的结论(毕向阳,2021:82)。 事实上,芝加哥学派更像是一
个兼容并包的团队, 以至于他 们 的 学生展 现 出 各 种 独 特 的 研 究 风 格
(Becker,1999)。 在被哈布瓦赫重点关注的《城市》一书中,就同时收录
了麦肯齐充满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人类社区的生态学方法》以及帕克
颇有人文旨趣的《城市:有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两篇文
章。 而诸多迹象表明,帕克与其同事之间不仅是研究风格的不同,更是
对人类生态学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
关于人类生态学何时被承认为一门科学尚无共识。 5 不过,帕克在
《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城市:有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
议》( Park,1915)一文,通常被认为是其后 20 年间涌现的大量关于城市
生态学研究的起点(Berry and Kasarda,1977:3)。 有学者认为,正是这篇
文章使芝加哥学派以一种生态学派的方式成为美国社会学的舞台中心
(Alihan,1938:11)。 然而,这场运动在 1950 年前后戛然而止。 随着霍利
和邓肯对芝加哥学派的重新定位, 宣告了帕克等人创建的理论雏形的
死亡。 6 本文无意探讨人类生态学后来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完善,但却注
意到,文化和行动维度在新框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排除情感、
动机和价值观等观念因素相当于抛弃了社会现象研究中的重要因素”
(Namboodiri, 1994)。 对此,贝里(Berry,1988:139)曾评论道:“在这种机
械逻辑中,文化没有在环境和行动之间插入认知屏幕的空间。 一个社会
也没有通过象征和神话来组织其包罗万象的经验的空间———没有唯心
主义,只有唯物主义”。 换言之,人类生态学沦为一门社会研究的技术,
只关注基本的生态变量,而不是像帕克预期的那样,能够对具体而微的
社会生活进行一种总体性的考察。
5. 从达尔文开始, 生物学家就对将其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特殊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 一些想要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理论家,往往视生态学为重要的灵感来源。 植物生态学
家采用像“phytosociology”这样的术语来表示他们在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中观察到的相似
之处(Richerson,1977)。 1905 年,美国植物生态学的创始人克莱门特将社会学看作是人类
的生态学,因而是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的近亲。 1914 年,英国生态学会在首次夏季会议
上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学视为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McIntosh,1985:302)。
6. 人类生态学的第二个阶段始于 1950 年《人类生态学:社区结构理论》的出版。 在该书
中,霍利(Hawley, 1950)引用了大量植物 和动物 生态学的作品,但却发 展出一个与帕克
截然不同的理论框架。 在霍利之后,邓肯自诩为人类生态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人类生
态 学 的 主 要 特 征 可 以 用 人 口 、 组 织 、 环 境 和 技 术 这 四 个 参 照 性 概 念 来 阐 述(Duncan,
1959:682)。
·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