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37
社会·2023·1
他家人对无痛分娩法的认识,等等”。 21 !裘景舟亦批评道,“一张表内既
包括产前检查的部分,又包括无痛分娩教育的部分,更包括了分娩时的
情形和婴儿情形, 所以填表的人必须到各部门去了解或翻查各部门的
记录”(黄裕光等,1955:230)。 由此可见,实践中的文牍化使无痛分娩技
术沦为“表格”治理而忽视了对“人”的重视。
然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同时也是一个在地的再技术化过程,主
要通过作为转译者的专业医护人员策略性完成。 相较于对产妇的教育,
会阴保护、助产动作逐渐被医学界阐述为无痛分娩的重要内容。 刘民英
( 1952a)仅简单地提出产妇节奏性的迸气、助产者按摩产妇下腹壁或腹
部以及压迫痛点来预防产痛发生。而在北京地区,“无痛”则被概括为腹
部呼吸、会阴按托、腹部按摩、不适点压迫、腿部按摩等常用手法。“无
痛分娩法有减少会阴破裂、缩短产程的优越性”,在北京的家庭接产中,
会阴保护被视为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的重要事项。 根据北京东单地区
的报告,过去生产中会阴破裂者占 15%左右,而在实行精神预防性无痛
分娩法的245 例中该比例仅为 6.6%。 工作人员 通 过 对无痛分娩的学
22
习,开始重视会阴保护,避免破裂,这成为减轻产妇痛苦的具体表现。 !
第二军医大学妇产科主任胡宏远强调, 相比于精通高深的巴甫洛夫理
论,最基本和实际的“倒是怎样来了解整个妊娠及分娩的过程”(华东医
务生活社,1952b:74)。 他将对产妇教育的解痛动作阐释为四类: 呼吸
法、按摩法、压迫法、迸气法(华东医务生活社,1952a:44-45)。上海市无
痛分娩法推行委员会还将解痛手法改名为助产动作 (第二军医大学医
院妇产科,1952:130), 后续出版的书籍对助产动作的实施有详细的操
作手法介绍及插图说明(山东省无痛分娩法推行委员会,1953)。 中国古
代素有热敷按摩以助生产之法(李贞德,1996:555-556),这些解痛手法
与分娩传统相契合。 相较于强调肌肉放松和有规律呼吸,会阴保护、助
产动作成为苏联方法在中国的在地创造与承继。 但在急速推行的过程
中,被简化的“分娩无痛”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再技术化的要求。
(二)“文明产妇”与“经管”产痛的张力
这场科学实践不但面向专业医护,也面向产妇。 尽管疼痛的公共话
21. 参见:《批判滥发报表的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现象》,《人民日报》,1955 年 7 月 23 日第 3 版。
22. 参见:《公共卫生局关于无痛分娩法座谈会的报告及推行无痛分娩法初步总结》,北
京市档案馆,档案号 011-002-00099。
·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