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39

社会·2023·1

           医学技术试图达致的平等政治和民众动员。

               五、 结论与讨论

               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推行是一场科学实践,“科学” 一直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构成部分。 如果将无
           痛分娩视为依靠政治推进的运动, 就会忽视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的科
           学内涵及其所展演的社会改造和国家建设的目标和过程。
               基于以人民性为中心的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 本文试图超越科学
           与政治的二元对立。 按照西方现代性的逻辑,科学与政治互不隶属相互
           独立,政治对科学具有侵入性。 但在新中国的语境下,科学与政治可以
           说是一种相互成就、相互为用的关系,在实践中存在张力。 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一复杂的关系当中,科学仍然有其相对自主性。
               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推广是一个裹挟着疾病疼痛、阶级、
           性别和国族复杂叙事的科学实践。                 24 !其中的人民性和科学都是生成中
           的概念,并在生成中互构。 基于科学的人民性增强着其中的合法性,而
           人民性使科学具有了道德性和情感性, 生成着新社会主义的情感结构
           和动员机制。 人民性通过科学主义和医学想象唤询和构建着新的社会
           主义主体,并将其嵌入医护人员的日常和妇女的生活中。 同时,人民性
           并非简单的政治要求, 而是纳入各行动者的诉求并在多元叙事中将各
           种张力弥合的概念和实践。 当陈本真(1952:104)从专业角度质疑苏联
           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时,阶级和性别叙事将这种抵触转化为“为人民服
           务” 的价值观:“我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国家医学思想观 点 的本
           质———医学为谁服务的问题”。 她认识到无痛分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
           义,它能扭转旧医务工作者的纯技术观点,它能使人了解政治如何与技
           术结合; 它更指出人民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向 (陈本
           真,1952:106)。 这种转变是极具历史和政治意涵的,医护人员对精神预
           防性无痛分娩的解读伴随着对于新政权的理解, 同时也是其身心状态
           在新中国得到安置的过程。 专业人员对“阶级化技术”的诠释和理解消
           弭着质疑,医学专业知识的争议被政治性、科学性地统合在“先进的”为
           人民服务的话语和实践中。“为谁服务”成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24. 无痛分娩甚至成为一个政治隐喻,如黄炎培用无痛分娩来形容资产阶级的改造(毛
           泽东,2003:440-441)。


           · 132·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