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8

传说、风水与一个多民族宗族的生成

                    显而易见,计 瑄带领全家迁居柳州府城并非因“忽厌村俗之陋”后
                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计氏家族新居地罗池街是柳州历史
                上最著名的文化地标, 是纪念开拓柳州文明教化的一代文宗柳宗元的
                柳侯祠所在地,另一位大儒韩愈为此写下了纪念柳宗元的名篇《柳州罗
                池庙碑记》。因此,罗池街是柳州府文明教化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凭吊柳
                宗元、抒发情怀的风景胜地,当时柳州的各项文化机构布局(文庙、书
                院)也以此地为中心展开。 也就是说,计 瑄 舍弃保有“陋俗”的五都村
                落,举家迁至柳州府文化中心,这是一个捐弃“野蛮”走向“文明”的过
                程,他试图通过迁居的方式完成从“文明”的“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
                变( Elias and Scotson,1994),也为其子孙规划了新的人生方向。
                    计瑄的选择应该受到了上一代的影响, 因为计仲政拥有生员的身
                份,所以计瑄受到的家庭教育应该也是儒学。 不过,激励计瑄将家迁至
                城内的直接动力或许是长子计贤的读书天分。计贤从小就“疾志诗书”,
                年轻时已“斩然见头角”,迁居至城内的罗池街显然对他的成长有益。而
                计贤果然在 25 岁时就高中景泰壬午科乡试(1462 年)。                    11  中举后,他又
                与妻子远赴京师国子监读书,“同居京师,寒暑十五易”,此后,他试图
                更进一步考中进士,实现科举道路上的最高目标,只是后来未能如愿,
                被外放至湖南桃源任县令(桑悦,2000:300-301)。 计贤的遗憾最终由其
                长子计宗道实现,他以更小的年纪(19 岁)高中广西解元(1480 年),于
                19 年后再取中进士(1699 年)。 从迁居柳州城内开始,计氏家族用了约
                50 年的时间,成为柳州府冉冉升起的科举之家。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计氏家族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土副巡检一职的
                经营。 计贤中举之后,土副巡检由其弟计资继承(《苍梧总督军门中》误
                将其写成“计广”),而计资也拟将官职传给长子计宗文。 但计宗文和伯
                父计贤一样“幼敏业儒”,或许是受到堂兄计宗道的激励,他一心投身科
                举,对“管理”巡检司貌似并无兴趣。 计宗文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仅止步于生员,但长子计嘉邦在其“严督教”之下,于嘉靖十六年(1537
                年)中举,次子镇邦、治邦也相继成为生员,这让困于科场的计宗文得到
                了莫大的安慰(计嘉邦,2000:354)。 计氏在科举道路上的高峰出现于计
                嘉邦的下一代, 他共有六子, 其中长子计坤亨为嘉靖三十四年(1555

                11. 桑悦所著《题八仙图寿计钝庵有引》中提到,计贤于“弘治十有一年,寿跻六十有一”。
                因弘治十一年为 1498 年,故计贤大约出生于 1437 年(刘汉忠、罗方贵,2000:43)。

                                                                          · 1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