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53

社会·2022·2

           的,是由社会赋予的。 卢梭(2007:117)曾经批评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
           述,认为战争状态在本质上是堕落的社会状态,人在战争状态下的恐惧
           与嫉妒也是社会深度腐败的表征。 就此而言,鲁滨逊的形象更符合卢梭
           的论述 。 的 确 ,在《爱 弥 儿》中 ,卢梭就 大 力 推荐 笛 福 的《鲁 滨 逊 漂 流
           记》,认为它是爱弥儿应该阅读的第一本书。而且,在卢梭( 1978)为爱弥
           儿设计的图书馆里,这本书始终占据突出地位。 卢梭最看重鲁滨逊在荒
           岛上的经历,因为这种境况最能展现社会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张力,也最
           能展现自然对人的教育。
               社会人、帝国臣民鲁滨逊很快就发现,原本能满足其虚荣与野心的
           社会性工具变得毫无用处。 原本被人竞相追逐,引发诸多罪恶的金钱成
           为一堆“废物”(笛福,2018:62)。 沉船上的物资能够满足他一切生活需
           要,也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工具,使其能够过上文明人的生活,并在荒岛
           上学习重建文明的技艺。 尽管如此,他的社会性欲望仍难以得到满足,
           他一直追求的野心也无法实现。 于是,在他眼里,让他获救的荒岛就成
           为囚禁他的监牢(笛福,2018:105)。此时此刻,他与自然全然对立:他全
           然不顾海岛对他的庇护和他从海岛上获得的食物、居所和其他给养,反
           而认为海岛阻碍、 限制了他的冒险, 限制了他去奴役他人或被他人奴
           役。 此时的鲁滨逊就像卢梭着力批判的虚荣的自恋者,只会用别人的眼
           睛来认识自己,将人生价值与意义完全建立在他人的意见之上、与他人
           的对比中和对他人的支配上。 所以,对鲁滨逊而言,孤独生活必然会摧
           毁建立在社会之上的意义与价值,从而难以忍受。 此时此刻,他在岛上
           的困厄感受也体现了社会与自然、个体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漂浮在海洋
           之上的帝国与社会由劫掠和战争维系,已经丧失了稳固的自然基础。 在
           此社会中生活的个人要借助社会才能获得自我理解, 可社会本身又极
           力推崇人与人之间的竞胜和人对人的支配甚至奴役。也就是说,社会的
           主导精神不再是追求内在平静的幸福和某种“中道”。                         3  社会本身推崇
           反社会的战争,也将在根本上导致自我与个体的消解。
               在这种竞胜与战争的民情与风俗中,社会必将瓦解,个人也要走向
           灭亡,这是笛福透过贸易的虚假繁荣看到的危机。 可这危机如何化解呢?
               与卢梭一样,笛福看到了文明社会内在的腐败,看到人们(以及帝
           国)因竞逐财富而产生的欺骗、掠夺与压迫,可他并不认为道德上的腐

           3. 正因如此,鲁滨逊的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才彻底失败。

           · 46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