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30

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与个体选择:初中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

                有可能来自弱势阶层和优势阶层家庭。 因此,倾向值组别的特征差异可
                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从阶层视角了解课外补习效果异质性。
                    本研究也存在分析上的不足。 首先,基于“可忽略性假设”,本文的
                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课外补习效应因果 推 断 中的 内 生 性问
                题,这是使用观察类数据的定量分析面临的共同问题。 即便模型中包括
                个体、家庭、学校等层面大量可观测的变量,但因为数据的限制,本文并
                不能有效控制所有同时影响课外补习和学习成绩的不可观测的因素。
                未观测到的因素,如父母对子女的偏爱、父母本身的学习能力、父母的
                社会关系网络等不能被真实反映在数据中, 而这些因素会影响分析结
                果的准确性。 其次, 课外补习的质量会影响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可能
                性,并作用于因果效应。 如果课外补习的质量和参加课外补习倾向性是
                正相关的,那所估计的课外补习效应是正向偏误,即分析会过高估计实
                际效应。 最后,CEPS 数据仅基于初中学生的教育情况,很难用研究结论
                推断其他教育阶段的课外补习是否有效及其效应异质性, 例如, 幼儿
                园、小学、高中等阶段。 以上这些不足都是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下, 中国教育公平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市场化的课外补习
                对教育资源进行资本化的排他性分配, 使得真正需要教育资源补贴和
                帮扶的弱势群体得不到相应的辅助和支持, 从而加剧教育不平等。 因
                此,在认清由个体选择所造成的群体差异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政策调节,
                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群体有序公平的流动和配置, 是当下教育改革的
                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楚红丽. 2009. 我国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家庭之背景特征及个人因素 [J]. 教育学术月刊
                   (12): 22-27.
                丁亚东、薛海平. 2016. 我国课外补习问题研究的回 顾与 展望[J]. 现 代教育 科学 (4):
                    151-155.
                郭冉、周皓. 2020. 高等教育使谁获益更多? ———2003—2015 年中国高等教育异质性回
                    报模式演变[J]. 社会学研究 (1): 126-148.
                贺武华. 2009. 公共教育改革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取向与反思[J]. 教育研究(9): 79-85.
                胡安宁、吴晓刚、陈云松. 2021. 处理效应异质性分析———机器学习方法带来的机遇与
                    挑战[J]. 社会学研究 (1): 91-114.
                胡咏梅、 范文凤、 丁维莉. 2015. 影子教育是否扩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基于 PISA
                    2012 上海数据的经验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29-46.
                侯慧丽 . 2020. 市场化 教育与 公共教 育对教 育 不 平 等 的 作 用 机 制 [J]. 中 国 青 年 研 究
                   (12): 109-115.

                                                                          · 123·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