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67
社会·2021·5
语言和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大不同。 大多数上海本地居民是江苏和浙江
的移民后代, 他们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移居上海并发展了极具地方
特色的上海话。 上海话作为本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视为区分
上海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重要标志。
本文使用政府人口管理部门所登记在册的实有人口数据 (包括户
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信息,在城市社区层面识别同乡聚集社区,结合上
海都市社区调查中家户调查数据中的个体信息, 研究同乡聚集是否会
影响移民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
二、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西方文献中关于移民聚集所形成的居住社区,一般可归类为“移民
聚 集 区 ”(immigrant enclave)、“族 裔 社 区 ”(ethnicity community)和“少 数
族裔隔离区”( minority ghetto)(Logan,et al.,2002)。 移民聚集区是指在
中心城区由同族裔的移民聚居而成的社区,服务于相对贫困的新移民,
为他们最终适应并融入当地城市生活提供基本的必需品; 族裔社区指
的是同族裔出于群体偏好而聚集形成的社区, 他们在迁入地已经取得
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地位,在空间上可以融入本地主流社会;而少数族裔
隔离区反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过程, 它不是因为个人资源的限制
或者群体的偏好而形成, 而是由于社会排斥而使得某些族群被隔离在
城市中的特定社区。
对应城市移民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的社区, 西方的城市
社会学主要有两种理论模型:分割融合( segmented assimilation)和空间融
合( spatial assimilation)。 波特斯等在传统的融合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分割
融 合 的 模 型 , 并 通 过 “族 裔 聚 集 经 济 理 论 ”(Ethnic Enclave Economy
Theory)解释少数族裔如何在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之外站稳脚跟。 该
理论认为,族群通过空间的聚集而建立他们自己的活动领域,从而获得
可观的经济回报(Wilson and Portes,1980;Portes and Jensen,1989)。 空间
融合模型认为,居住隔离对于大都市的新移民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隔离社区”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具有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移民提供负担
得起的住房和其他必需品, 在他们有能力融入主流社会前提供临时居
所 (Massey and Denton,1985,1987;Alba,et al.,1999;Logan, et al.,2004)。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