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129
社会·2021·4
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垄断体制的基础之上, 企业享受到了丰厚的利
润,但也丧失了在市场竞争体制下自主经营的能力,失去垄断体制的保
护决定了企业与工人在被动市场化的过程中, 必然会遭遇经营危机和
转型危机,一旦产品周期终结,企业必将走向末路。 J 厂钳工拒绝市场
提供的“正路”,选择进入地下烟厂“打黑工”,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获
取高额回报,解决了技能匹配障碍难题,并运用道义生存与市场体制话
语,为“打黑工”建构出合理的道义话语资源。 然而,“打黑工”的本质是
重新使用被淘汰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过程, 它以对垄断经济秩序与
国家财税体制构成冲击为代价,结果不是社会整体受益的正和博弈,而
是国家、企业与工人三者利益俱损的负和博弈,既未导向经济理性的逻
辑目的,也不具备道义生存的正当性基础。“斯科特—波普金”视角指向
的经济理性与道义生存看似统一,实则构成二律背反的生存选择困境。
2020 年, 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了 《涉案烟草专用机械产品指导价格目
录》,进 一 步 厘 清制售 假 烟的司法 查 证 标 准 ,以 加 大“打 假 打 私 ”的 力
度。 12 然而,在垄断经济与地下经济的双重影响下,J 厂钳工仍然在“打
黑工”的路上越走越远。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市场
化改革的伟大成就, 这一历史巨变对行政垄断体制主导的经济行业提
出了新的挑战。 2000 年以后,国家烟草专卖局整合行业资源,提高了产
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烟草业的国际竞争力(班凯乐,2018:263-
265)。 推动烟草业从行政垄断向经济垄断转型,是近年来对烟草业转型
调整讨论中的主流观点。 本文案例表明,垄断行业中的国企工人“打黑
工”之生存困境,既是工人面对社会转型的主体行动,亦是制度结构层
面外力促成的结果。 如何使经济理性与道义生存并存,实现国家、企业
与工人三者“ 共赢”,既考验国企工人的生存智慧,亦是政策制定者与社
会治理者需要回应的时代命题。 受研究对象所限,本文主要基于烟草企
业的个案而展开,尚未拓展到酒业、铁路、电信等其他国有垄断经济行
业,这些行业在转型时期的结构形态以及相关工人的生存选择,依然有
待后续研究推进。
12. 参见:“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涉案烟草专用机械产品指导价格目录”, 国家烟草专卖
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网站( http://www.tobacco.gov.cn/gjyc/zmgl2/202101/2649eff3c1d64c698a46474
c3de33b5b.shtml,2020 年 3 月 10 日)。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