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36
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
有效对接市场的问题 。 目前连接市场和农户的主体主要有企业和合作
社 。 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组织化途径主要有两种模式 , 即资本
主导的 “ 公司 + 农户 ” 和合作社主导的 “ 合作社 + 农户 ”。
在资本下乡过程中 , 以 “ 公司 + 农户 ” 为主要形式的纵向一体化是
重要的经营形态 。 关于这种组织形式 , 学界主要从三个维度剖析了其
存在的问题 。 第一 , 家庭经营已经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与资本
相互捆绑 , 有学者认为实际形成了 “ 隐蔽的雇佣关系 ”( 陈义媛 , 2016 )。
第二 ,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 , 由于农业经营过程的特殊性 , 企业与农户只
能建立 “ 不完备契约 ”( 周立群 、 曹利群 , 2001 ; 黄祖辉等 , 2011 ), 公司和
农户不可能事先规定所有内容 , 为事后公司压价 、 农民反悔等留下了一
定的空间 。 第三 , 农业社会学则重点关心 “ 外来 ” 资本与乡土社会的张
力导致的下乡资本的种种困境 ( 徐宗阳 , 2016 )。
在反思 “ 公司 + 农户 ” 模式的基础上 , 有学者提出 “ 合作化 ” 的思路 ,
并进一步依靠公共机构与合作组织的协作实现农产品从加工到销售的
产业化 ( 黄宗智 , 2015 , 2017 )。 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 这种模式面临
许多挑战 , 许多合作社往往是 “ 伪合作 ”( 陈锡文 , 2012 ; 赵晓峰 , 2015 )。
合作社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第一 , 许多合作社是为了追求
政策性收益而非真正的合作 , 合作社对农民的实际带动作用有限 ( 潘
劲 , 2011 )。 第二 , 许多情况下合作社其实是公司的 “ 翻版 ”, 本质上还是
小农单独和 “ 大市场 ” 的商业资本打交道 ( 黄宗智 , 2016 )。
在家庭与市场组织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是农业转型的重要组织问
题 , 上述研究揭示了农业经营背后面临的 “ 组织困境 ”。 然而 , 大量田野
调研和经验研究发现 , 乡村社会其实有一套解决农业经营过程中 “ 组织
困境 ” 的本土方案 。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的组织形态 , 让 “ 小农户 ” 有
效地连接了市场 、 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和技术投入问题 。
本文将要介绍的茶叶经营组织过程就是如此 。 农村社会演化出了
一套合作形态 , 相比于正式的组织形态 , 这种基于社会基础的组织形态
甚至更加有效 。 这套组织合作体系往往隐藏在农业经营的细节中 , 其
运作逻辑根植于乡土社会 。
二 、 社会学视角下的农业细节
认识和分析农业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形态需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