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80

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

   上涨 , 所有持有产权住房的城镇居民的住房资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
   但持有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的农村居民却没有同样的获益过程 。 房地
   产业的发展和土地的开发或许 ( 因拆迁 、 征地 ) 使得部分城市近郊农民
   受益或利益受损 , 但城乡土地性质的差异使得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上
   的住房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 。 农村住宅大多为农民
   以自建的方式建在集体土地上 , 其可交易性差 ( 限定在特定成员之间的
   有条件的交易 ), 房产增值空间小 ( 房产价值变动主要受制于建筑材料
   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 与建设用地的增值无关 )。 因此 , 从总体上看 , 房地
   产业的发展 , 特别是城镇产权住房价格的上涨拉大了城乡居民在住房
   资产上的差异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 地理空间
   可以成为理解中国住房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 如果用结构取向
   来概括住房不平等的现有研究的话 , 就如前文所讨论的那样 , 无论是对
   体制性因素的强调 , 还是对个体市场能力的强调 , 这些研究的基本逻辑
   ( 或隐含的基本逻辑 ) 都是将人们的住房行为纳入劳动力市场这一结构
   情境来理解住房不平等 。 与之不同的是 , 本研究所关注的是地理空间
   作为一种结构情境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 。 本文的实证分析所要验证的
   正是地理空间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 , 并且 , 考虑到社会个体内在于多重
   结构当中的这一事实 , 与劳动力市场这一结构情境相关的变量将作为
   控制变量放在我们的实证分析中 。

       三 、 数据 、 变量与分析策略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
   “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 犆犉犘犛 ) 项目的 2016 年调查数据 , 7 剔除少量核心
   变量严重缺失的样本后 , 本研究共涉及 13750 个家庭户样本的信息 。 8
       本文关注的核心变量是住房不平等 。 在既有的针对城镇住房的研
   究中 , 产权住房拥有率 ( 蔡禾 、 黄建宏 , 2013 ; 吴开泽 , 2017 ; 王先柱 、 王


   7. 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无偿提供相关数据 。 该项目的具体介绍参见该机构
   的官方网站 。
   8.犆犉犘犛 项目是追踪调查项目 , 在数据清理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其他年份的调查数据对本文所
   用数据中的缺省值进行了必要的插补 , 最终剔除了户主为学生或外国人 、 核心变量严重缺失
   且无法插补的家庭户样本 269 个 ( 占原总样本规模的 1.92% ), 得到有效样本 13750 个 。


                                                             3
                                                            1
                                                          · 7  ·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