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78
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
的结果 , 也是导致特定类型社会不平等的原因 。
尽管地理空间对教育获得 、 职业获得等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研究
的关注 , 但在针对中国的相关研究中 , 地理空间的差异对人们住房不平
等的影响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 本研究的目的正是试图弥补这一不足 ,
采用前述第二种视角来理解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 这视
角背后的一个基本假定是 : 地理空间之所以能够作用于社会个体层面
的不平等 , 是因为它作为个体行为的结构情境而制约个体行为 , 存在所
,
谓的 “ 空间情境效应 ”( 犛 狆 犪狋犻犪犾犆狅狀狋犲狓狋犈犳犳犲犮狋狊 )( 犌犪犾狊狋犲狉犪狀犱犛犺犪狉犽犲 狔
2017 )。 在社会科学中 , 空间有多重意涵 , 并在多个意义上被使用
( 犆犾犪狏犪犾 , 2010 ), 甚至有被泛化的嫌疑 。 本文是在地理意义上使用空间
这一概念 , 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化的物理情境 , 即英文所谓的 犾犪犮犲 或
狆
犾狅犮犪狋犻狅狀 。 当然 , 强调地理空间作为一种客观化的物理情境并不是否认
其社会性 , 地理空间作为一种客观化的物理情境因人类活动而具备了
社会属性 , 是一种社会化了的客观物理情境 。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房地
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土地制度的差异等社会事实如何激发并突显了地理
空间对住房不平等的情境效用 。
相对于教育 、 医疗的获得 , 甚至相对于就业机会的获得而言 , 人们
住房行为的地理空粘滞性更强 。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 , 其住房的
购买和持有总是限定在特定的地理空间 。 3 而不同地理空间房价及其
变动存在一定差异 , 因此 , 对于不同地理空间中的人而言 , 其住房获取
的难易程度 、 所持有房屋价值上涨或下跌的程度受其所在地理空间的
制约 。 地理空间对人们住房行为的情境效应正是通过房价及其变动的
地理空间差异而实现的 。 而房价及其变动的地理空间差异又受制于土
地制度 、 土地开发方式 、 房地产业的发展 、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相关联
的人口地理流动 、 住宅的自住和投资性需求 , 以及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
未来预期等外在于特定社会个体的诸多社会事实 。 在下文 , 我们将简
要回顾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
由于城乡土地制度的差异 , 城乡住房价格及其变动过程表现出不
同的逻辑 。 就城市住房价格价的变动而言 , 1998 年住房制度改革以
3. 这里之所以提到绝大多数普通人 , 是因为对于少数精英而言 , 其社会行动 , 包括住房行为是
可以跨越地理空间限制的 , 即所谓的 “ 普通人都是地方性的 , 而精英则是无地域界限 , 甚至无
国界的 ”。
· 7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