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4
芝加哥舞女 、 中国洗衣工与北平囚犯 : 都市中的陌生人
其次 ,“ 边缘人 ” 这一概念对人格的强调在实用主义传统中同样有
) 这一概念
其根源 。 米德在讨论 “ 人格裂解 ”( 犱犻狊狊狅犮犻犪狋犻狅狀狅犳 狆 犲狉狊狅狀犪犾犻狋 狔
时指出 , 个体人格的结构与统一性和其所在社会群体的结构和统一性
是同一的 。 人格裂解则是一个统一的自我分成了许多不同的面向 , 而
每一个面向都对应着一个他所属的社会群体 ( 犕犲犪犱 , 1934 : 144 )。 在
“ 边缘人 ” 这一概念中 , 个体所属的新旧群体 、 新旧文化的碰撞通过旧人
格的裂解和新人格的形成得以体现 。
我们看到 ,“ 边缘人 ” 这一理论概念保留了 “ 陌生人 ” 概念对现代人
复杂生命经历的设定 , 即个体具有无法用现处的群体所覆盖与解释的
历史和未来 。 同时 , 实用主义的影响则体现在 “ 边缘人 ” 面临的巨大冲
突与危机及其人格形成过程之中 。 这种改造使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可
以立足于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情感去讨论城市化与迁移这些宏大的社会
学命题 , 也影响着他们始终采用生命史的视角去讨论边缘人的生活 。
三 、 生命史与生涯视角
“ 生涯视角 ”( 犮犪狉犲犲狉犪 狆狆 狉狅犪犮犺 ) 是由修斯 ( 犎狌 犵 犺犲狊 , 1958 ) 提出并熟
练运用的一种极具芝加哥学派特色的研究视角 。 该视角围绕着个体的
职业生涯 ( 犮犪狉犲犲狉 ) 展开 , 试图了解个体进入该职业之前的生活 , 进入该
职业之后在各个阶段发生的变化 , 以及在此过程中个体对自我和对社
会世界的认知变化 。 有趣的是 , 这种视角并不限于对一般意义上的工
作的分析 , 修斯的学生们甚至用其分析吸大麻者 ( 犅犲犮犽犲狉 , 1963 ) 和精神
病患者 ( 犌狅犳犳犿犪狀 , 1961 ) 的生涯 。
在芝加哥学派早期的作品中 , 我们已经能看到 “ 生涯视角 ” 的萌芽 :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和学生们用生活史的方法记叙个体社会生活的展开
过程 。 托马斯和兹南尼基 ( 犜犺狅犿犪狊犪狀犱犣狀犪狀犻犲犮犽犻 , 1918 ) 对波兰移民的
研究以及托马斯对越轨女青年 ( 1923 ) 的研究中都贯穿了生活史的研究
视角 。 柯莱希 ( 犆狉犲狊狊犲 狔 1932 ) 对出租舞厅舞女的研究以及安德森
,
( 犃狀犱犲狉狊狅狀 , 1923 ) 对流浪者的研究都以生命史的方法记录了个体一步
步走入亚文化的过程 。 这些研究相当随意地使用 “ 生涯 ” 这一概念 , 并
没有将其提炼为一种成体系的方法论 ( 犅犪狉犾犲 狔 1989 : 44 ), 但已经超越
,
了一时一地的视角 , 潜入研究对象的主观经验以描述他们对自身历史
的体验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