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226
与祖辈同住 : 当前中国家庭的三代居住安排与青少年的学业表现
经济地位因素的调节 。 具体而言 ,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 , 与祖辈同住对于
较低阶层的孩子的学业发展的正面作用要高于来自较高阶层家庭的孩子 。
与祖辈同住的积极作用也可能会因家庭结构的差异而不同 。 有研
究指出 , 在双亲家庭中 , 由于与祖辈同住通常与祖辈一代的问题有关 ,
如经济困难和健康状况差等 , 儿童从同住的祖辈处可获得的社会经济
资源可能较少 ( 犕狅狀狊犲狉狌犱犪狀犱犈犾犱犲狉 , 2011 )。 而且 , 与单亲家庭相比 ,
双亲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抚育的可能性也会较低 ( 犚犪 狔 犿狅 , 犲狋犪犾. ,
2014 )。 这就使得同住的祖辈在双亲家庭中的所起到的作用要小于单
亲家庭 。 国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 , 与祖辈同住对单亲母亲家庭的青少
年的教育获得和学业发展有显著的补偿作用 ( 犇犲犔犲犻狉犲犪狀犱犓犪犾犻犾 ,
2002 ; 犇狌狀犻犳狅狀犪狀犱犓狅狑犪犾犲狊犽犻犑狅狀犲狊 , 2007 ; 犕狅狀狊犲狉狌犱犪狀犱犈犾犱犲狉 ,
2011 ), 但与祖辈同住对双亲家庭的青少年的作用并不明显 ( 犕狅狀狊犲狉狌犱
犪狀犱犈犾犱犲狉 , 2011 )。 基于东亚社会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 犆犺犲狀 ,
2016 )。 因此 , 我们假设与祖辈同住对非双亲家庭中的孩子的教育发展
更为有利 。
三 、 家庭社会资本 ——— 与祖辈同住的间接机制
如前所述 , 已有的文献主要强调祖辈对孙辈的直接效应 , 即祖辈将
自己的资源直接传递给孙辈 , 或祖辈直接参与对孙辈的养育和辅导的
过程 , 从而正面作用于孙辈的学业表现或教育成就 。 我们也提出 , 与祖
辈同住 ( 时空距离的缩小 ) 会强化上述直接效应 。 我们还认为 , 除了探
讨与祖辈同住的直接机制之外 , 其间接机制也不可忽视 。 实际上 , 已经
有研究开始关注这种间接机制 , 例如 , 罗克莎和波特 ( 犚狅犽狊犪犪狀犱
犘狅狋狋犲狉 , 2011 ) 指出 , 祖辈的社会阶层会通过影响父辈的育儿实践对青
少年 ( 孙辈 ) 的学业发展发生作用 。 在本研究 , 我们强调社会资本的机
制 , 认为与两代的核心家庭相比 , 祖辈的加入不仅会增加家庭社会资本
的总量 , 更为重要的是 , 祖辈的存在可能会通过改善父辈与孙辈之间的
社会资本间接地作用于孙辈的学业成就 。
社会资本是教育和地位获得的重要影响因素 , 也是社会再生产的
重要工具 。 科尔曼 ( 犆狅犾犲犿犪狀 , 1988 ) 首先将其用于青少年研究 , 并认为
家庭社会资本是父母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转化为子代的人力资本
的重要途径 。 根据科尔曼 ( 犆狅犾犲犿犪狀 , 1988 ) 的观点 , 家庭社会资本分为
9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