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101
社会 · 2020 · 3
( 二 ) 中国的公平感研究
2000 年以后 ,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问题 。 早
期的研究大多从比较抽象的层面探讨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 社会公平
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 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 郑
杭生 , 2001 ; 吴忠民 , 2004 )。 此后 , 随着数据资料的不断丰富 , 对中国民
众公平感的经验研究也不断增多 ,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怀默霆 ( 2009 )
基于 2004 年一个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民众的公平感进行的一
项系统性的描述性研究 。 他的研究得出三个结论 : 首先 , 虽然自改革开
放以来 , 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提高 , 但民众仍然倾向于认为当前
产生各种社会不平等的资源分配模式是比较公平的 ; 其次 , 与其他一些
国家的类似调查结果相比 , 中国民众对社会不平等的批评明显更少 , 且
更容易对个人通过教育 、 天分和勤奋来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持乐观态
度 ; 最后 , 与经典的 “ 地位结构论 ” 相悖 , 农民或西部地区居民等在改革
中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对不平等的态度反而更加温和 ( 怀默霆 , 2009 )。
怀默霆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民众公平感问题的热烈讨论 。 总
体而言 , 怀默霆的前两个结论得到后续研究的支持 ( 犠狌 , 2009 ; 谢宇 ,
2010 ), 但第三个结论依然存在争议 。 争议主要体现为 : 经典的 “ 社会结
构论 ” 对中国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 , 替代性的解释又是什么?
首先 , 围绕 “ 社会结构论 ”, 已有很多学者使用不同来源的数据检验
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公平感之间的关系 , 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 张海
东 , 2004 ; 孙明 , 2009 ; 马磊 、 刘欣 , 2010 ; 王甫勤 , 2011 ; 李骏 、 吴晓刚 ,
2012 ; 孟天广 , 2012 ; 李颖晖 , 2015 )。 所以 , 就目前来看 ,“ 社会结构论 ”
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依然没有定论 。 但比较明确的一点是 , 如果说社
会经济地位对中国民众的公平感有影响的话 , 那么这种影响也不会很
大 , 因为几乎所有研究 ( 无论支持 “ 社会结构论 ” 与否 ) 都发现 , 中国社会
的底层民众依然对当前的分配结果持有较高的公平感认知 ( 犠狌 ,
2009 )。
其次 , 如果客观的社会地位不是影响中国民众公平感的主要因素 ,
那么替代性的解释又是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 ,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
多尝试和探索 。 总体来看 ,“ 参照群体论 ” 是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一种
解释路径 。 马磊和刘欣 ( 2010 ) 对 2005 年 犆犌犛犛 数据的分析发现 , 个体
与同龄人相比的相对社会地位和与自己过去相比的社会流动感知对公
·
9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