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97

社会 · 2020 · 3

   0.4 的国际警戒线 。 1 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 。
   为了抑制收入不平等问题进一步加剧 , 近年来 , 党和政府关于收入分配
   的政策导向已经从 “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 ” 向 “ 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 ” 转
   变 ( 张琦 , 2016 )。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 , 要 “ 让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习近平 , 2017 ), 这意味着努力促进分配公
   平已成为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 。 要实现这一目标 , 我们需要
   首先回答的一个理论问题是 : 什么是分配公平?
       从现有的文献看 , 学术界对分配公平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路
   径 。 第一种路径是研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 例如 , 用基尼系数等客
   观经济指标来测量中国的贫富差距 ( 李实 、 罗楚亮 , 2012 ; 杨耀武 、 杨澄
   宇 , 2015 )。 尽管学界普遍认为 , 收入不平等程度过高是分配不公的一
   个表征 , 但多大程度上的不平等才称得上不公平依然是一个难以回答
   的问题 ( 犠狌 , 2009 )。 与之相比 , 对分配公平的第二种研究路径关注的
   不是客观的收入分配状况 , 而是民众对收入分配的主观评价 。 从这一
   思路来看 , 收入分配是否 “ 平等 ” 与人们的感知是否 “ 公平 ” 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 李骏 、 吴晓刚 , 2012 )。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 , 无论社会成员的工
   作绩效和社会贡献如何 , 都能得到相同的收入 , 那么民众依然会形成不
   公平的感知 。 如果人们普遍认为客观的社会不平等是公平的或合理
   的 , 那么 , 这种不平等程度即使较高 , 也不必然构成对社会秩序的潜在
   威胁 。 所以 , 从这个角度说 , 人们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感知比实际的收入
   不平等程度更加重要 。
       本文将沿着第二条路径研究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 。 具体来说 ,
   分配公平感是社会成员依据规范原则对有价资源在不同成员间分配公
   平性的主观评价 ( 田芊 、 刘欣 , 2019 )。 根据分析层次的差异 , 它可以分
   为微观层面的个体公平感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平感 ( 朱斌 、 苗大雷 、 李
   路路 , 2018 )。 限于数据和篇幅 , 本文将着重讨论社会公平感 , 即民众对
   整个社会范围内资源分配状况是否公平合理的主观评判 。 依据评判的
   对象 , 我们又可将社会公平感分为结果公平感和机会公平感 ( 孟天广 ,
   2012 )。 前者重点关注收入和财富等有价资源的最终分配结果 , 后者则


   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 2003 — 2015 年 ,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是 : 0.479 、
   0.473 、 0.485 、 0.487 、 0.484 、 0.491 、 0.490 、 0.481 、 0.477 、 0.474 、 0.473 、 0.469 、 0.462 。 虽然近
   年来有所回落 , 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


        ·
      9
    ·  0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