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99

社会 · 2020 · 3

       “ 社会结构论 ” 也称为 “ 自利理论 ”, 该理论认为 , 处于不同社会位置
   的成员会出于利己主义动机而对不平等持不同的看法 。 具体来说 , 占
   据社会优势地位的群体倾向于维护既得利益 , 因而更可能认可当前的
   分配状况 ; 与之相反 , 社会弱势群体更可能认为现有的分配状况是不公
   平的 , 并希望通过平等化或再分配政策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 犓犾狌犲 犵 犲犾犪狀犱犛犿犻狋犺 , 1981 )。 在实证研究方面 ,“ 社会结构论 ” 总体上得
   到数据的支持 。 有研究发现 , 在绝大多数国家 , 民众对收入不平等的认
   可程度都与其教育 、 收入和职业地位正相关 ( 犚狅犫犻狀狊狅狀犪狀犱犅犲犾犾 , 1978 ;
   犓犲犾犾犲 狔 犪狀犱犈狏犪狀狊 , 1993 )。 但也有学者指出 , 个体客观的社会地位对公
   平感的解释力并不强 , 因为即使在社会的最下层 , 依然有相当比例的民
   众认为当前的分配结果是公平的 ( 犇犲犾犾犪犉犪狏犲 , 1980 )。 针对这种情况 ,
   一些学者认为 , 在公平感的研究中 , 不应过分强调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
   用 , 而应更多地关注公平感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 。 具体来说 , 公平感的
   形成受到两个心理因素的影响 : 一是个体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程度
                      ), 二是个体认为可接纳的不平等程度 ( 犪犮犮犲 狆 狋犲犱
    狆
   ( 犲狉犮犲犻狏犲犱犻狀犲 狇 狌犪犾犻狋 狔
            )。 如果感知到的不平等超过可接纳的不平等 , 就会产生不
  犻狀犲 狇 狌犪犾犻狋 狔
   公平的判断 , 反之 , 则会认为社会是公平的 ( 李骏 、 吴晓刚 , 2012 ; 朱斌 、
   苗大雷 、 李路路 , 2018 )。
       首先 , 有研究发现 , 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主要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
   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获得的 , 由此形成了关于公平感的第二种解
   释 ———“ 参照群体论 ”( 犑犪狊狊狅 , 1980 , 1981 )。 根据这一理论 , 如果个体感
   到自己的回报高于参照群体或与参照群体基本相同 , 就会认为这份回
   报是公平的 , 反之 , 如果感到回报低于参照群体 ,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 犉狅犾 犵 犲狉 , 犲狋犪犾. , 1983 )。 基于 “ 参照群体论 ”, 一些学者还提出了 “ 相对
   剥夺 ” 的概念 , 认为当个体感到与他人相比或者与过往相比处于利益受
   损状态时 , 更可能产生不公平感 ( 犠犲 犵 犲狀犲狉 , 1991 )。 起初 ,“ 参照群体
   论 ” 主要是用来解释微观层面的个体公平感问题 ( 犛狋狅狌犳犳犲狉 , 犲狋犪犾. ,
   1949 ), 但实际上 , 该理论对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平感解释也同样有效 , 因
   为与参照群体的比较会深刻影响个体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程度 , 进而
   影响社会公平感 。 因为社会互动具有阶层同质性 , 所以个体还特别倾
   向于将自己与地位相似的人进行比较 , 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所能感知
   到的社会不平等程度 , 提高了社会公平感 ( 犛狋狅犾狋犲 , 1983 )。 基于这一点 ,


    ·  2
      9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