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46

科举 、 商品化与社会平等 : 清代广西土司社会的 “ 文明化 ”

   向土官权威及其限制和支配提出挑战 , 因此 , 朝廷的科举政策在很大程
   度上是因应土司地区民众的要求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 更有意思的是 ,
   他们甚至在科举资格尚未得到政策许可时 , 颇具创造性地通过货币购
   买的方式取得应试的资格 , 这种身份的 “ 货币化 ”( 连瑞枝 , 2019 : 34 ) 似
   乎也使该地区的社会变迁没有走向全面对抗 。 也就是说 , 对于清政府
   每一阶段的科举政策 , 壮族土司社会各阶层成员不但积极响应 , 甚至还
   走在政策的前面 。 正是因为他们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 上述 “ 文明化 ” 进
   程才得以不断推进并走向深入 。
       朝廷与土司地方社会这种相互响应的过程也让我们思考此地的
   “ 文明化 ” 过程所具有的实质意义 。 在传统的帝国意识形态看来 , 中华
   文明有着无可置疑的普世性 ( 葛兆光 , 2016 ), 在帝国边陲地区从事 “ 教
   化 ” 也是每个任职乃至流放于当地的士大夫的 “ 文明使命 ”( 犮犻狏犻犾犻狕犻狀 犵
   犿犻狊狊犻狅狀狊 )。 因此 , 对于清政府而言 , 推行 “ 教化 ” 绝非只是完成帝国对
   土司社会的渗透与控制 , 而是期待使这类 “ 风俗荒怪 ” 的地方社会 “ 变其
   土俗 、 同于中国 ”。 在这一过程中 , 原本对地方有绝对支配权但缺少儒
   学教化的土官日益被污名化成一批只会贪图享乐 、 没有道德追求 、 阻碍
   社会进步的蠹虫 。 43 随着科举的层层推进 , 土司社会内部各社会阶层 ,
   从原来受土官支配的 “ 私人性关系 ” 转变为面向帝国或者皇上的 “ 国家
   性关系 ”( 何淑宜 , 2003 ), 他们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利用国家权威
   向土官权威提出挑战 、 抵制乃至协商的能力 。 事实上 , 从他们多以村落
   为单位集体购买应试资格的行为来看 , 他们对科举资格的谋求并不是
   为了直接或者马上参加科举考试 , 更多的是在争取一种不受土官控制 、
   具有相对独立人格的社会平等身份 , 即便这一身份的获得要付出额外
   的经济方面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 换言之 , 我们看到了科举制度所具备
   的社会平等化的意义 。 或许在已经普及科举制度一千多年的内地 , 人
   们对这一意义与功能已熟视无睹 , 甚或还多有失望 , 但对土司地区而
   言 , 科举制度带来的冲击和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 “ 文明 ” 的力量 。
       也正因为这一点 , 我们能够理解文章开头所描述的这一社会场景 。
   这块石碑应是在国家 “ 教化 ” 政策驱动下土民与土官协商的结果 : 通过



   43. 在清代 , 清政府对土司不正当性的指控主要集中在两点 :“ 贪 ” 和 “ 虐 ”,“ 贪 ” 是指土官因其
   个人欲望而对土民需索无度 ,“ 虐 ” 则是指控土官依据其个人意志 “ 凌虐 ” 土民 ( 张江华 , 2016 )。


                                                               ·
                                                            3
                                                           · 9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