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59
社会· 2019 · 6
民族和国家、世俗和神圣等概念的想象和表述,以“文明”的视角拓展对
知识生产、神圣空间和国家建构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文明”的视角是本文跳出文献学分析和民族国家框架的一种尝
试。关于 五 台 山 的 研 究 汗 牛 充 栋,“五 台 山 学”蔚 为 大 观 (崔 玉 卿,
2015 ),出现大量宝贵的基于典籍文献、碑铭壁画、建筑风物等的辨析和
考证,这些构成本文讨论的基础。相较而言,人类学对于五台山的研究
寥寥。韩朝建( 2016 )从社会史的角度讨论了五台山山内和山外的地
理、行政、地权以及税收的分化和变化,指出明清五台山多元行政和权
威体系并存的局面,同时指出,出于利用黄教的政治考量,清国家力量
在五台山寺庙和地方社会进行了渗透加强。陈波( 2010 )基于由腾华睿
( 犌狉犪 狔犜狌狋狋犾犲 )所召集的一个五台山研究的国际会议而来的讨论进一步
指出,清诸族的五台山朝圣之旅重塑了帝国/天下,也重塑了各族,此过
程中清的天下版图和诸族的世界都随之扩大。不论是国家和地方,抑
或皇帝和诸族的视角,都呈现出五台山空间的多元性和复合性。本文
进一步尝试以“文明”替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以及“帝国与各族文化”的
分析框架来呈现五台山的“超国家性”和“超社会性”。文章并不试图定
义和本质化“汉藏文明”,而是通过五台山这个文明交汇地带来看多种
制度和行政体系、不同心态和宇宙观的冲突、叠加、交融和借鉴。因此,
此“文明”并非亨廷顿( 1998 )着眼于国际政治格局而提出的结构化的静
态板块,而是费孝通( 2005 : 529-545 )基于“人”和“人性”出发而呈现的
文明交融的动态过程。
从分析的四个文本出发,本文从三个层面来建构“文明”分析的路
径:首先,与社会现象相比。社会现象着力于内部,而文明现象着眼于
边界,因此文明的分析路径强调在不同群体的长期交流中,文明因素何
以传播或借鉴(莫斯等, 2010 : 58-62 )。本文分析的四个文本既有汉
地的藏传佛教僧人写作的汉文山志,也有蒙古的藏传佛教僧人写作的
藏文朝圣指南,还有满蒙汉官僚合作编写的官样文章。这些文本展现
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不同知识传统之间的借鉴。其次,与国家和
民族相比。国家和民族强调政治边界和身份认同的排他性,而文明强
调身份和认同的多重性,因此,有的文明是跨越民族和政治边界的,有
的国家是 包 容 多 元 文 明 和 民 族 的 (莫 斯 等, 2010 : 36-40 ;王 铭 铭,
2018 )。本文所分析的汉藏文本即呈现了这种多重性,既容纳不同的世
· 1 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