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99

社会· 2019 · 4

   为技术治 疗 是 “必 须 尝 试”( 犺犪狏犻狀 犵狋狅狋狉 狔     )和 “必 须 选 择”( 犺犪狏犻狀 犵狋狅
   犮犺狅狅狊犲 )的程序。
       具体到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某些环节(如胚胎移植前的检测技术、产
   科超声检查技术等),原本是为了加强生育控制、制造积极的生育结果,
   却将女性及其家人置于一个充满偶然事件、矛盾心理和方向迷失的境
                             ,
   地( 犌犪犿犿犲犾狋狅犳狋犪狀犱犠犪犺犾犫犲狉 犵2014 )。很明显,一些技术手段并非仅服
   务于辅助生殖,而是广泛应用于所有的生育检查中。比如产前检查会
   加剧孕妇的疾病风险意识和健康责任伦理,形成焦虑的母职体验(林晓
   珊, 2011 )。产后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同样如此,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界限
   是模糊的,无临床症状的孩子是否被诊断为患病,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
   生也难以确切回答,以致新生儿的家人尤其是母亲时常处于不安之中
   ( 犜犻犿犿犲狉犿犪狀狊犪狀犱犅狌犮犺犫犻狀犱犲狉 , 2013 )。
       可见,辅助生殖技术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在制造痛苦、
   焦虑的体验。这些体验印证了医学科学本身是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
   领域( 犠犲犫狊狋犲狉 , 2002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不确定性并不仅仅制造
   负面意义上的焦虑,它也意味着希望的存在;焦虑作为一种由个体身体
   习得的情感体验,无法脱离整体的社会文化语境。如果只看到技术的
   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这一个面向,就会陷入对生物医学技术的盲目批
   判中。
       (三)本文的理论思路和方法论策略
       上述文献无疑增加了我们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首
   先,辅助生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探析技术与地方社会文化情境关系的
   机会。技术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它的运用和实践必然根植于地方的社
   会文化情境中,只有被文化规范、权力关系等认可,才可能被实施(希
   林, 2011 ; 犐狀犺狅狉狀犪狀犱犅犻狉犲狀犫犪狌犿犆犪狉犿犲犾犻 , 2008 ; 犠犲犫狊狋犲狉 , 2002 )。其次,
   辅助生殖技术远不是当前医学和媒体等塑造的美好神话,人们尤其是
   女性的体验反映了它带来的苦痛:压力、紧张、焦虑和无奈,以致对身体
   的过度剥夺。很明显,前者的兴趣在于“情境”( 犮狅狀狋犲狓狋 ),目的在于揭
   示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后者表面的兴趣在于“体验”( 犲狓 狆 犲狉犻犲狀犮犲 ),实
   则借患者痛苦的体验实现对技术和社会的批判。因此,从根本上说,两
   者均强调外在的环境:无论是社会情境还是技术本身,都没有给个体
   “体验”以及女性的主体性以应有的位置。

    · 9 2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