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201903
P. 133

社会· 2019 · 3

   ( 犅犪狋狋犻狊狋犲犾犾犪 , 2014 : 13 ; 犎狌 犵 狅 , 2009 )。这些移工 4 大多来自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越南和中国大陆,而流入地则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为主。在这种剥削关系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雇主通过多种
   方式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劳工,主要表现为超时劳动与工资克扣。以日
   本为例,日本雇主或企业侵犯移工合法权益的事件频有发生。据日本
   厚生劳动省统计,仅 2015 年就多达 3965 起,主要表现为克扣加班工
   资。 5 在法制健全、工会完善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内部为什么屡屡出现资
   方侵犯移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面对这种权益侵犯和剥削,移工是否会
   进行反抗,他们陷入了怎样的反抗困境?而雇主又采取了怎样的劳动
   控制策略?何种机制形塑了这种剥削关系?本研究通过中国赴日劳工
   的案例,探究日本雇主与中国劳工之间剥削关系的形成机制,为揭示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或 地 区 雇 主 与 国 际 移 工 剥 削 关 系 的 形 成 提 供 理 论
   启示。

       二、研究述评

       在劳工研究中,关于剥削关系有两条理论脉络:阶级形成理论和劳
   动过程理论(沈原、闻翔, 2014 )。阶级形成理论强调“工人阶级是怎样
   形成的”,“为什么他们的行动偏离了理论预测的革命行动”(吴清军,
   2006 );劳动过程理论分析的核心问题则是“劳动过程是如何控制的”
   (王星, 2012 ),更抽象地说是“资方如何获得剩余价值”。结合这两条理
   论脉络,本研究将首先论述雇主与国际移工的剥削关系对以往剥削理
   论形成的挑战;其次,综述当前跨国劳工流动中的剥削机制研究,并指
   出既有研究对这种剥削关系解释的不足。
       (一)阶级形成与劳动过程:剥削研究的两种理论视角
       1. 阶级形成理论
       阶级形成理论发端于传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
   剥削与压迫将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并必将推翻


   4. 本研究将“出国打工者”简称为“移工”,即“移民工人”,英文单词为“ 犿犻 犵 狉犪狀狋狑狅狉犽犲狉狊 ”(李
   明欢, 2009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也通过“移民工人”这一概念对外派劳务人员加以
   规范和保护(任艳艳, 2013 : 19 )。
   5. “日本教 授 呼 吁 对 外 国 人 实 习 生 制 度 进 行 根 本 变 革”,日 本 新 华 侨 报 网,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
   犼 狀狅犮狀犲狑狊. 犼狆 / 狀犲狑狊 / 狊犺狅狑.犪狊 狆 狓 ? 犻犱=90218 ,访问于 2018 年 8 月 2 日。

    · 1 2 6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