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201903
P. 132

劳工输出、跨国生产政治与剥削关系的形成


   地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这是对无产阶级
   的剥削(马克思, 1975 : 257 )。但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剥削理
   论逐渐式微。一方面,资 本 主 义 国家 通过 一系列 法律 制度维 护 工人
   的合法权益,并且利用 税 收、福利 政策 改善 工人的 福利 状况,使劳资
   双方从对抗逐步转向均衡合作,继而掩盖了劳资矛盾的对立面向(王
   星, 2012 ;苗红娜, 2015 : 297-306 ;毛 丹、张 洪, 2017 );另 一 方 面,资
   本的“空间调整”引致发达国 家传 统产 业的 衰落,使 这 些国家 面临劳
   工研究和劳 工 运 动 的 双 重 危 机(西 尔 弗, 2012 : 1-2 )。马 克 思 笔 下
   “资方剥削工人”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发达国 家几 乎“消 失”,然 而吊诡
   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新”的剥削现象却在这些国家产生。这
   种剥削现象源自全球 化 带来 的劳 动 力跨 国流 动,大 量 发展中 国家的
   劳工通过对外劳务输出 1 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却遭遇了当地雇主在
   工资与福利 上 的 不 公 待 遇,进 而 形 成 一 种 剥 削 2 关 系。此 种 剥 削 关
   系 3 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剥削关系颇为相似,然而时代背景和
   制度环境已全然不同。
       这种剥削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亚洲地区。据统计,
   每年亚洲内部移民大约有 400 万人,其中低技能合同劳工占绝大多数


   1. “对外劳务输出”指劳动者以活劳动的形式赴国外(或境外)为该国(或地区)的企业提供劳
   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 并不是说只要资方与劳方形成劳动关系就会产生剥削,本研究中的“剥削”指资方违反法
   律政策规定克扣劳工工资与福利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行为不被视为剥削。
   3. 此种剥削关系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工通过劳务派遣制度流入发达国家或地区而受到当地雇
   主剥削。本研究中国际移工与雇主的剥削关系不同于发达国家新近出现的雇主与本土工人
   的剥削关系。在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国
   家出现双重撤退的情况,在缩减福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放松了对管理专制倾向的约束,
   这种资本流动性引致的国家双重撤退与后福特主义生产体系、资本的全球竞争压力,共同促
   成“灵活用工”的出现,进而使工会力量削弱,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工资减少,雇佣关系
   去规则化,雇佣管理更趋灵活(布洛维, 2007 : 299 ;哈维, 2013 : 193-197 ; 犓犪犾犾犲犫犲狉 犵 , 2009 ;吕守
   军, 2015 )。上述两种剥削关系仍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虽然两者都
   发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但雇主与本国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并非因全球化的制度环境而产生,
   而雇主与外籍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却受流入国外劳制度的影响;第二,虽然本国的非正式工
   人与正式工人在工资等福利待遇上有较大差距,但外籍工人与非正式工人的差距也很大,外
   籍工人的工资通常是按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甚至更低,且加班更频繁的同时却比非正式
   工人挣钱少。由此可知,即使非正式工人工作不稳定,也很少像国际合同劳工一样超时劳动、
   被克扣工资,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远好于国际合同劳工。

                                                          · 1 2 5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