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1902
P. 100

空间结构类型与街邻关系:城市社区整合的空间视角


   为一个个孤岛,而开放社区的共享社会资源受众面更广泛,体现出环境
   与行为的共生性,更加充满活力。也有研究认为,安保设施水平并不完
   全影响盗窃行为(肖露子等, 2017 ),但毋庸置疑的是,有门禁、保安门卫和
   防盗系统等安全设施会增加犯罪实施的难度。较为理性的犯罪分子可
   能会转换犯罪地点、目标和手段,而短期犯罪行为是否下降或社区整体
   的治安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仍有待于验证。
       保安门卫系统或楼宇门禁系统具有一体两面的属性:一面是保卫
   功能,另一面是对内聚合和对外排斥。设有楼宇门禁系统的社区或住
   宅实质上是拥有安全保障和固定界限的区域,不仅具有实质性的安保
   功能,也能营造出社区或住家的感觉,将社区或住宅这一城市的具体片
   段缩小为心理上认可的安全范围。楼宇门禁既排斥社区外居民也排斥
   非本楼宇的社区内居民进入,围合的楼宇内空间阻挡了社区内居民的
   直接来往,增加了社区内隔离,削弱了街邻关系。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2.1 :社区的楼宇门禁越多,街坊/邻里关系越差。
       第二,规划和设计可供停留、沟通和交往的公共空间是社区规划者
   所秉持和实践的理念,以增强实体公共空间的促进交流功能。正所谓,
   没有物理的公共空间,没有地方让人们聚在一起说会话,就不能形成社
   区(格兰特, 2010 : 156 )。地理学或规划领域的社区物理空间研究认为,
   物理空间为街邻提供一种交往的场所,是邻里交往的物质基础。社区
   的建筑配置、道路系统等因素因为影响了邻里接触互动的机会从而影
   响了邻里关系(卫万明、洪介仁, 2001 )。这意味着,物理空间带来的场
   所或接触机会的增多会促进居民的街邻关系。配套合理的社区公共设
   施可以缩小居民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邻里交往(杨田, 2010 ),当前社
   区中的公共物理空间多以运动设施组成的运动或健身场所(如球场、游
   泳池、有健身器的场所等)、公园或广场的形式呈现,为居民的社区交往
   搭建了平台。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2.2 :社区内的共享设施越多,居民的街邻关系越好。
       (三)社区生态空间结构与街坊/邻里关系
       社区空间结构具有系统性,当前侧重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研究
   忽略了生态空间。近些年出现了热门的生态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等概
   念,其中的生态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建设模式,生
   态空间成为社区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依托于环境心理

                                                           · 9 3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