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169
社会· 2018 · 5
围”( 狉犪犾犾 狔 狉狅狌狀犱狋犺犲犳犾犪 犵 )效应(简称“团结”效应)。在 国际关系研 究
中,面对外生冲击或国际性危机时,由于政治精英的修辞渲染、媒体报
道等,公众 对 总 统 等 领 导 人 物 的 政 治 支 持 可 能 在 短 期 内 迅 速 提 高
( 犅犪犽犲狉犪狀犱犗狀犲犪犾 , 2001 ; 犅犪狌犿 , 2002 ; 犌狉狅犲犾犻狀 犵犪狀犱犅犪狌犿 , 2008 )。这是
一种类似应激反应的公共心理效应。比如,“ 9 · 11 ”恐怖袭击发生后,
在媒体各种情绪化的宣传与报道的影响下,美国公众团结一致、同仇敌
忾,大力支持了时任布什政府的反恐计划( 犖狅狉狉犻狊 , 犲狋犪犾. , 2003 )。与
这种心理机制相似,面对汶川地震这一天灾,各地公众通过献血、捐款、
志愿活动等支援灾区,许多 犖犌犗 也组成了救灾团队协助政府救助,并
表现出对政府及公职人员的高度支持( 犜犲犲狋狊 , 2009 )。
同时,作为外生变量的自然灾害也会通过影响公众对公共救援的
期待,进而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支持。通常而言,洪灾、旱灾和地震等自
然灾害越严重,公 众 对 公 共 救 援 的期 待越 高( 犃犫狀犲 狔犪狀犱犎犻犾犾 , 1966 )。
而且,这种期待很可能在短期内转换为公众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支持。
在这种期待与“团结”效应的感染下,如果领导人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
进入救灾和重建现场,或者政府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资源投入救
灾和灾后重建,都可能赢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犇狉狌狉 狔犪狀犱犗犾狊狅狀 , 1998 )。
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2014 年森林大火后慰问灾区的“示范效应”
( 犱犲犿狅狀狊狋狉犪狋犻狅狀犲犳犳犲犮狋 )使其本人和执政党在灾后赢得了广泛的政治支
持( 犔犪狕犪狉犲狏 , 犲狋犪犾. , 2014 ); 4 2002 年德国发生易北河洪灾后,在该年的
选举中,得益于大量的救助政策,受灾地区对执政当局的支持率至少上
升了 7 个百分点,在 2005 年的选举中受灾地区的支持率增加了 25% ,
这一“选民的感激”( 狏狅狋犲狉犵 狉犪狋犻狋狌犱犲 )效应直到 2009 年的选举 才消 失
( 犅犲犮犺狋犲犾犪狀犱犎犪犻狀犿狌犲犾犾犲狉 , 2011 )。相关研究也表明,政府的赈灾财政
支出(而非灾害预防支出)会受到公众的“褒奖”,进而增加政治家在选
举中获胜的概率( 犎犲犪犾 狔犪狀犱犕犪犾犺狅狋狉犪 , 2009 )。
但是,这种应激性的凝聚力如果没有得到制度化的支持和转化,很
可能难以长期维持。政府短期的公共救援措施与长期的灾区治理绩效
4.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当天即到达成都,并在此后近一周内走
访受灾地区,并于 2008 年 9 月重访灾区;时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于 2008 年 5 月
16 日前往灾区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这无疑给予灾区和全国公众巨大的精神鼓励。相
关报道参见中国政府网,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 犵 狅狏.犮狀 / 犾犱犺犱 / 2008-05 / 12 / 犮狅狀狋犲狀狋 _ 968711.犺狋犿 ,访问于
2018 年 7 月 2 日。
· 1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