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108

政党、政治与政策:论共产党早期革命中“富农问题”的多重逻辑


   焦的中国革命中的富农问题为从政党意识形态、现实政治斗争与具体
   政策三个维度重新理解“国家自主性”提供了一种可能。
       对于理解秉持着共产主义理念的革命政党而言,“革命”及其所蕴
   含的意识形态并非抽象的名词,它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烙刻在具
   体的社会结构与观念形态中,同时又可以通过各种动员方式与权力技
   术来加以贯彻执行。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实质
   上是一场以“阶级”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进入中国社会并与地方社会的诸
   多结构性特征相互遭遇的历史过程。
       本文以中国革命中的富农、富农问题为聚焦点,在详细梳理史料的
   基础上,呈现了作为政权正当性表述的革命理念从意识形态层面的抽
   象概念到现实政治斗争维度的“话语体系”,再到具有确定内涵的、可直
   接作用于地方社会改造的动员机制与操作性概念的历史过程。上述三
   个层面的历史要素并非相互继替的关系,而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中相互
   交织、共同作用的历史因子。这种复杂的交织关系在“反富农斗争”的
   实践中集中呈现出来。
       其一,作为革命政党正当性表述的“富农”。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以共产主义为理念的革命实践而言,来自共产国际的理论与意识形
   态不仅提供了革命的正当性基础,同时也意味着革命政党对自身政党
   性质、革命性质以及当时所处的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因而,尽管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初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给出关于富
   农的具体定义,但却在共产国际 1929 年发出“六月来信”后开始在革命
   实践中贯彻“反富农”策略。在这个意义上,将“富农”界定为革命的对
   象,意味着此时的革命政党已经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形成了关于革命
   性质与所处阶段的相对统一认识。
       其二,作为现实政治斗争策略的“富农路线”。尽管关于富农的“操
   作性”定义迟迟没有明晰,划分阶级成分在早期苏区革命中也并未得到
   具体实践,但是富农问题却出现在了 1930 年 2 月陂头会议以及之后召
   开的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上,并成为毛泽东和李文林分歧与矛盾之聚
   焦的重要政治话语。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概念一旦进入革命实践,有时
   会造成一系列“意外后果”,其表现之一就是革命者内部斗争的加剧。
   在毛泽东与李文林有关分田方式的争论中,他们依照意识形态的基本
   诉求,将“富农”这一阶级概念作为一种政治话语体系和斗争策略加以

                                                          · 1 0 1 ·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