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48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空间流动:层级分流模式与经验证据
本文的分析大多使用了近乎白描式的描述性统计工具。我们采用
这一研究策略有如下考虑:首先,这一领域中尚没有系统的研究工作,
因此当务之急是提供基础性信息、分析概念和测量指标,以供其他学者
借鉴、批评和改进;第二,关于人事网络的建模和分析技术刚刚起步,许
多网络模型的性质尚未明了。因此,非参数性分析技术(如描述性分析
工具)更为可靠,而复杂模型有着过于拘谨的前提假设,增加了经验材
料在呈现和解释上可能的歧义性。
概括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首先,有关层级分流的实证分析和
发现与前文提出的实证假设颇为吻合。这并不奇怪,因为层级分流模
式以及这些实证假设大多从经验观察归纳而来,或依据政府人事管理
规定推断而来。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内部的人事流动呈现出“层级分
流”的特点(即假设 H1 、 H2 ):第一,在每一行政层次有两个分流方向:
( 1 )极少数官员经历跨行政区域的空间流动;( 2 )大多数官员空间不流
动,而只是局限于行政区域内不同机构之间的调动,即块上流动。第
二,空间流动率低,且通常发生在层次最为中心的机构和职位上;流动
幅度随行政层次的提高而逐步扩大。值得指出的是,政府人事管理的
法规有着具体细致的规定和要求,但同时又允许灵活掌握。未来的研
究工作可以仔细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点、不同领导如何在条文规定和
实践灵活性之间平衡把握。
与政府官员空间流动趋向相对应的是地方性人事网络的场景,即
行政区域内各机构间人事流动形成的网络结构。我们发现:第一,不同
区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人事网络结构各有不同,反映出地方性、多样性
的特点(即假设 H3 );第二,地级市与区县层级有着不同的人事网络结
构:前者有着更为层层镶嵌、全网整合性强的“小世界”特征,后者则具
有多中心、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特点;第三,块上流动与官员空间流动是
一种松散关联的关系(即假设 H4 )。这些描述性分析为进一步的统计
建模提供了线索。
以上有关地方官员人事流动趋向的意义何在?在已有文献中,学
者们注意到政府行为的一系列特点,如变通和共谋(周雪光, 2008 ;王汉
生、刘世定、孙立平, 1997 )、强大的动员能力,等等(徐岩、范娜娜、陈那
·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