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31

社会· 2018 · 3

   同一区域中的功能部门之间。条块角度的分析也提醒我们,对具体制
   度安排的关注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和解读人事流动的特点及
   其渊源。

       六、块上流动与地方性人事网络
       与空间流动趋向相对的是“块上流动”,即行政区域内各机构间的
   流动。层级分流以及低空间流动率意味着,地方官员流动大多为块上
   流动。那么,由此形成的地方性人事网络结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空
   间流动趋向有怎样的关系?这是本文的第二个主题。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清楚地定义本文关注的地方
   性人事网络。在本文中,人事网络是指某一行政区域中各个政府机构
   (节点/ 狀狅犱犲 )因人事流动的联系(关联/ 犲犱 犵 犲 )而形成的网络结构。由于
   我们关注的是“块上流动”,即同一行政区域内的职位流动,故在人事网
   络前加上“地方性”这一定语。与跨行政区域的空间流动不同,块上流
   动强化了同一区域内各机构间关系,加强了网络内部的关联,有助于信
   息共享、利益联盟和行为协作。已有文献指出,地方性社会网络在基层
   治理中(例如,村庄选举、维稳、解决地方纠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
   毅, 2007 ;欧阳静, 2009 ;艾云, 2011 )。
       这一节关于经验材料的分析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不同行政区域的
   地方性结构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异同程度是怎样的( 犎3 )?我们首先
   要回答的问题是,地方官员的“块上流动”所形成的人事网络有哪些特
   点?本文的分析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采用一个微观视角来审
   视一个地级市 犇犛4 市的人事流动,目的是引入并帮助读者熟悉地方性
   网络结构的几个关键性测量指标;然后,将这些测量指标推广到整个 犛
   省的 13 个地级市和 12 个区县资料上,比较和检验不同行政区域中地
   方性网络间的异同点( 犎3 );第三步,分析和探究地方性网络结构的稳
   定和演变与空间流动之间的统计关系( 犎4犪 、 犎4犫 )。
       (一)测量和解读地方性网络结构:以 犇犛4 市为例
       从网络分析的视角来看,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各个部门机构可以看作一
   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而部门间的人事流动可视为连接这些节点的链条
   ( 犲犱 犵 犲狊 )。不同的链接(及其方向和权重)建构了不同的网络结构。社会网
   络分析技术发展出了一系列有关不同节点间关联和网络结构的测量指标

    · 2 4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