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128
性别视角下的“农转非”路径及其收入回报
“农转非”的路径变化。本研究既呈现了政策性“农转非”与选择性“农转
非”两大群体在不同年份的比例(见图 2 ),也特别呈现了具体维度之下的
诸如升学、婚姻和征地这些有着特别意义的“农转非”路径(见图 3 )。通
过图 2 可以看到,选择性“农转非”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政策性
“农转非”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证实了已有研究的结论(边燕杰、
李颖晖, 2014 ),也暗合于中国城镇化变迁的现实。
11
图 2 :“农转非”路径的变迁( 1955-2013 )
具体来说,上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
响,即严格的户籍壁垒逐渐被打破。各种政策的出台使人们实现“农转
非”的方式更加 多 元 化,比如 嵌 套 于中 国快速 城镇 化语 境 之中的“征
地”,其比重在进入 21 世纪后快速上升;而通过相对传统的“升学”途径
实现“农转非”的比例在进入 21 世纪后迅速下降。这一方面与户籍制
度改革下“农转 非”路 径 多 元化带 来的 挤压 有关,另一 方面也可能 与
1998 年中国大陆高等院校大面积扩招有关。随着入读大学(尤其是其
中占比更高的高职院校)的人数上升,“升学”带来的户籍转变受到更严
格的控制。最后,通过婚姻这一特殊途径实现“农转非”的人群所占的
11. 图 2 是基于 犆犌犛犛2008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问卷中 18 岁及以上居民实现“农转非”的
时间和途径的数据制作而成,保留了“农转非”时间和途径未缺失的所有“农转非”样本,共 7
683 个(不同于本文进行计量模型分析的样本,此处包括调查中所有 18 岁及以上实现了“农
转非”的未缺失样本)。
· 1 2 1 ·